【上海看展】9.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身份艺术
标签:
上海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木乃伊身份艺术瞎白话 |
分类: 博物熠然 |
四.身份艺术
-------------------------------------------------------------------------------------------------------------
这具来自哈瓦拉的木乃伊是这一时期仅存的百余具木乃伊与画像均完好无损的木乃伊之一。画中的年轻人戴着月桂叶冠--这是死后得到宽恕的象征。CT扫描显示,这具木乃伊的身体有赘肉,说明其生前体态丰腴,这意味着画像很可能与其生前的相貌存在很大差异。




在木乃伊彩绘画像与面具流行于埃及的时代,罗马帝国的其他地方也制作纪念逝者的半身石像。其中一座半身像表现的是一名包着头巾、绑着头带、戴着面纱的无名女子。另一座半身像雕刻的是一名手持书卷的蓄须男子。他的左边是用叙利亚帕尔米拉文字撰写的铭文:“唉,雅亥,雅亥的儿子,哈拉普塔(之子)”。


这具来自哈瓦拉的男性木乃伊的画像上展示出一名蓄须的成熟男子形象。画像的绘画风格属于哈德良大帝统治时期(公元117-138年)。木乃伊外层的裹尸布上还绘有精致的圆领和传统的埃及葬礼场景。
画像中的女子穿着一件深红色束腰外衣,戴着一对镶有珍珠的金耳环,颈上还有一条圆形金珠与彩色宝石相间的项链。她的头发在头顶盘成一个大发髻,刘海中分,垂于脸部两侧。这种衣饰风格表明,这幅画像的创作年代在公元138年至160年间的安东尼时代早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