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看展】8.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成为神
标签:
上海遇见博物馆古埃及木乃伊成为神瞎白话 |
分类: 博物熠然 |
三.成为神
------------------------------------------------------------------------------------------------------
这位年轻女孩的木乃伊是成年女性木乃伊的微缩版,她看起来像富有的罗马人,面具为镀金混凝纸浆材质,外裹尸布上绘有大量埃及图像--这是公元1世纪哈瓦拉地区的典型特征。考古学家弗林德斯
皮特里在谈到她的首饰时,相当骄傲地形容“太过华丽了”。


虽然闪闪发光的金色皮肤可以让逝者接近神袛,但护身符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将“瓦吉特之眼”或“荷鲁斯之眼”戴在额头上,保护作用尤其巨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单独的“瓦吉特之眼”护身符直接放在木乃伊前额上。


这副精心制作的木乃伊面具展现出一个留着山羊胡须的男人,胡须不多,仿佛刚脱下兜帽。他手持花环和一卷莎草纸--这是识字、成年和地位的象征。这幅面具在现代被数次大面积修复过。

从这具木乃伊的镀金面具上可以看出逝者罗马风格发型和首饰,但是外面的裹尸布上却绘有埃及神袛图样和象形文字。这位女性的名字用希腊语写在面具的顶部:“德米特里奥斯的女儿伊萨鲁斯”。这些对来世的多元文化期望是公元1世纪哈瓦拉地区的典型特征。


从这具木乃伊的镀金面具上可以看出逝者罗马风格发型和首饰,但是外面的裹尸布上却绘有埃及神袛图样和象形文字。这位女性的名字用希腊语写在面具的顶部:“德米特里奥斯的女儿伊萨鲁斯”。这些对来世的多元文化期望是公元1世纪哈瓦拉地区的典型特征。

这位无名女性有着时尚的罗马风格发型,佩戴着公元1世纪哈瓦拉地区典型的法老风格螺旋蛇形手镯。尽管外裹尸布没有任何装饰过的痕迹,但她的面具却是用镀金石膏精心制作,并镶嵌着青铜制成的眼睛和睫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