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2022-04-03 09:47:54)
标签:

上海

遇见博物馆

古埃及木乃伊

多元文化生活

瞎白话

分类: 博物熠然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考古学家弗林德斯·皮特里声称,这具公元2世纪的木乃伊是哈瓦拉一个家族墓葬的一部分。埃及风格装饰的棺木上用希腊文写有表明木乃伊主人身份的文字:“阿尔米特多鲁斯,再会”。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公元前7世纪,法老招募许多希腊雇佣兵以对抗埃及的敌人。这种独特的希腊式头盔可以追溯到那个时候,它很可能是作为献给神的祭品而留在希腊神庙的。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公元前664年,亚述国王阿苏尔拔尼帕率领一支军队洗劫了埃及南部的圣城底比斯。考古学家弗林德斯·皮特里在底比斯(今卢克索)西岸发现了这种形状独特的亚述风格头盔,并认为它可能与那场战争有一定渊源。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在埃及发现了多种类型的塞浦路斯容器,而在塞浦路斯岛上也有发现埃及物品的例子,这表明至少从公元前2000年中期起,两方就有了贸易往来。在塞浦路斯发现的这件容器的外形是一名埃及女性,她戴着独特的长假发,手上握着一只鸭子。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对埃及女神伊希斯的崇拜风靡整个罗马帝国,远至英国北部。这尊伊希斯半身像呈现出古希腊的风格,她的头发是典型的螺旋式卷发,而头上程式化的太阳圆盘头饰和牛角又表明她是一位埃及神袛。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王。他的经典形象启发了对塞拉皮斯形象的塑造。塞拉皮斯是托勒密王朝推崇的多元文化神,是埃及神奥西里斯和诸多希腊神袛的糅合。对塞拉皮斯的崇拜远远超出埃及,遍布整个罗马帝国。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麦罗埃王国以其主要城市麦罗埃得名,这座城市位于今天的苏丹喀土穆以北约200公里。麦罗埃王国与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和罗马时期同期存在(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50年)。麦罗埃文化有自己的文字,大部分仍未被破译,其统治者也建造了很多金字塔,数量上比埃及现存的金字塔还要多。该文化最具识别度的物品之一是装饰独特的陶器。公元前21年-公元前20年,在麦罗埃-罗马战争之后,麦罗埃王国和埃及之间重新建立了大规模的贸易联系。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在埃及神话中,贝斯勇武好战,能驱妖除魔,保护刚生产的产妇和幼童免受邪灵侵扰。他穿着马其顿风格的盔甲,可以推断出这尊雕像可能制作于托勒密王朝时期。该王朝统治者来自马其顿。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这座石碑立于阿拜多斯城。对重生之神奥西里斯来说,这个城市是最为神圣的地方。石碑上的图像描绘了一名身着希腊服饰的男人被夹在两位神使之间。神使包裹着身体,具有神的外形;豺狼的头表明他们代表着阿努比斯的身份。在“希腊-罗马”时期的埃及,希腊和埃及元素的混合是这一时期埃及对来世的多元文化期望的典型特征。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石碑上半部分的图像描绘了一个名为帕沃的男子敬拜奥西里斯神和他同样为神的姐妹伊希斯和奈芙蒂斯。正文第一行使用的是古埃及通俗文字,这是有学识的埃及人日常使用的文字。其余部分是象形文字,即宗教人士使用的传统圣书体,除神职人员以外,能够理解这种文字的人寥寥无几。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石碑的中心呈现出逝者的木乃伊由豺头人身的阿努比斯托起,在冥界统治者奥西里斯、奥西里斯的妻子伊希斯和另一个阿努比斯前的画面。葬礼上的“开口仪式”和对未来的欢迎交织在一起。石碑上的希腊文祝愿逝者“再会”。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这块可重复使用的陶片相当于古代的便条纸,上面有由墨水写成的古埃及通俗文字,其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102年的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三世和托勒密十世的统治时期。它记录了卡纳克神庙(今卢克索)附近的土地纳税情况以及那里的葡萄酒生产情况。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这张莎草纸上是一份可追溯到公元184年的用希腊文写就的备忘录,内容是关于帝国资金的使用情况。虽然一般认为当时的罗马皇帝康茂德并未访问过埃及,但人们还是对这位皇帝如何使用资金非常感兴趣。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