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看展】6.遇见博物馆--古埃及之多元文化生活
标签:
上海遇见博物馆古埃及木乃伊多元文化生活瞎白话 |
分类: 博物熠然 |


----------------------------------------------------------------------------------------------------
在埃及发现了多种类型的塞浦路斯容器,而在塞浦路斯岛上也有发现埃及物品的例子,这表明至少从公元前2000年中期起,两方就有了贸易往来。在塞浦路斯发现的这件容器的外形是一名埃及女性,她戴着独特的长假发,手上握着一只鸭子。


麦罗埃王国以其主要城市麦罗埃得名,这座城市位于今天的苏丹喀土穆以北约200公里。麦罗埃王国与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和罗马时期同期存在(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50年)。麦罗埃文化有自己的文字,大部分仍未被破译,其统治者也建造了很多金字塔,数量上比埃及现存的金字塔还要多。该文化最具识别度的物品之一是装饰独特的陶器。公元前21年-公元前20年,在麦罗埃-罗马战争之后,麦罗埃王国和埃及之间重新建立了大规模的贸易联系。
这座石碑立于阿拜多斯城。对重生之神奥西里斯来说,这个城市是最为神圣的地方。石碑上的图像描绘了一名身着希腊服饰的男人被夹在两位神使之间。神使包裹着身体,具有神的外形;豺狼的头表明他们代表着阿努比斯的身份。在“希腊-罗马”时期的埃及,希腊和埃及元素的混合是这一时期埃及对来世的多元文化期望的典型特征。


石碑上半部分的图像描绘了一个名为帕沃的男子敬拜奥西里斯神和他同样为神的姐妹伊希斯和奈芙蒂斯。正文第一行使用的是古埃及通俗文字,这是有学识的埃及人日常使用的文字。其余部分是象形文字,即宗教人士使用的传统圣书体,除神职人员以外,能够理解这种文字的人寥寥无几。


石碑的中心呈现出逝者的木乃伊由豺头人身的阿努比斯托起,在冥界统治者奥西里斯、奥西里斯的妻子伊希斯和另一个阿努比斯前的画面。葬礼上的“开口仪式”和对未来的欢迎交织在一起。石碑上的希腊文祝愿逝者“再会”。


这块可重复使用的陶片相当于古代的便条纸,上面有由墨水写成的古埃及通俗文字,其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102年的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三世和托勒密十世的统治时期。它记录了卡纳克神庙(今卢克索)附近的土地纳税情况以及那里的葡萄酒生产情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