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心得2023年2月21日

(2023-02-21 04:30:25)
标签:

读经心得

分类: 每日心得

经文:远超声闻辟支佛地。入空、无相、无愿(4)法门。善立方便,显示三乘。于此中下,而现灭度。

注:第二品是最难解的一品,其中“入空、无相、无愿法门”这句经文一直是个难点。入空、无相法门,我可以理解,但是“无愿”,我很长时间都理解不了。直到见到老菩萨,她老人家已经达到“无愿”的境界,再对照第十二品经文,才真正明白了。我们发愿,一定是在因地,等到心真的如如不动了,就没有发愿的机会了。我不知道大家看到此处会有何感想。

“愿(5)为宣说”,这就是佛的慈悲——“光阐道教,欲拯群萌”。

注:此经的精妙义理在这三品中都已经阐述清晰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无量佛智佛慧,如果我们能把这三品的经文真实义都搞清楚了,后面的经文一看就会。

“欲拯群萌”,这是佛智,当我们遇到已经“萌”的有缘人(他能信,能信就是有缘,就是因缘具足),就要去度他(最上之物利乐有情,把此经介绍给他),用“智”去度他。

那么如果我们遇到的人还没有“萌”怎么办?这种人占绝大多数,那我们就要“如是观”,观十法界本自依正庄严,而后“观无住”,千万不要去打扰他!这就是慧,心里面总是清净无染。

我最近听老法师讲《科注2014》(414-416集)非常有感触。老法师说讲经教学最殊胜的方法是“读经千遍,其义自见”(即是“自得心开”,“不由他悟”)。首先是学生读经千遍,然后再把“悟”到的讲给老师听,老师认可后,再读第二个一千遍,然后再讲给老师听,老师认可后,再读第三个一千遍,然后再讲给老师听,可能就真的明心见性了,甚至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什么是佛?自性觉是佛。那个“自得心开”就是自性觉起用。“不由他悟”即是告诉我们,是自性觉起用,而不是“靠”某个外在的相,比如某位导师。真正能靠得住的还是我们自己放下万缘,还是我们自己的自性觉!

老法师讲当年六祖见五祖,一共就见过三次面,前两次见面都没超过10分钟,最后一次也就一两个小时。“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们求道,就是要放得下、看得破,看得破、放得下,先悟到“万法皆空”,再去观“因果不空”,在“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境界中不断地“看破、放下”,自然而然“自得心开”,“不由他悟”。

再跟大家强调一下,当我们觉悟到哪个境界,必然会遇到那个境界的佛菩萨现身说法为我们作印证,这是“唯心所现”,“法尔如是”。在没有得到大善知识为我们作印证之前,我们可不敢说自己已经证到什么什么果位。再告诉大家,其实我们自己能否证到什么什么果位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心里有没有法藏比丘的斯弘誓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