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得2023年1月19日
(2023-01-19 06:03:25)
标签:
读经心得 |
分类: 每日心得 |
凡是受持此经的人,福报都很大很大,最大的福报就是遇到此经,有时间和精力诵经、听经,有时间和精力深入经教,依教奉行。我们诵经、听经、受持此经的过程,就是在“种诸善本”的过程。“应常修习,使无疑滞”我们有没有做到呢?我们当下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什么上了?我举几个例子,看看我们是不是有分,忙着打工给儿子挣钱买房,忙着给孩子介绍对象,忙着帮儿女看孙子、孙女,天天想着住大房子、开好车,盼着自己有朝一日出人头地,盼着家里人都顺着自己的“好心意”生活等等。都是妄想,没有一件事比我们“专心信受持诵”此经重要。
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凡是放不下儿女的人,都是孝道有亏的人。我们为已经成年的儿女做的越多,消儿女的福报越多,弄不好还会被儿女嫌弃,这都是“天罚”。
阿逸多: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佛法广大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天天诵经,有没有注意到这句经文?什么叫“广大异门”?就是除了此经中所宣说的法门外的其他一切法门。这些法门都有一个弊病,就是会退转,即便是已经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还有退转的可能。
我们在修净土的菩提道上,退转过吗?那我们见过我们身边有退转的人吗?再比较一下那个退转的因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信愿行三个层面自他观照一下,最终还是要解决“信”的问题,信为道源功德母。那个真信、明信的标准是要能做到“应常修习,使无疑滞”,凡是做不到的,就是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真信、明信。
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于须臾顷为他演说,劝令听闻,不生忧恼,乃至昼夜思惟彼刹及佛功德,于无上道,终不退转。
这句经文的前半句不难,我们都在做,那后半句呢?我们有没有做到“于须臾顷为他人演说”?这是在自度的同时,也在度他;我们有没有“劝令听闻,不生忧恼”?这是在度他,同时也是一个自省、自度的过程。“乃至昼夜思惟彼刹及佛功德”,这是在修“至心回向”,“忍力成就”。“于无上道,住不退转”,前面修因,这里是证果,证不退转的果。这些我们都能一一做到吗?真正能做到的人,是真信、明信者,他必成正觉。
彼人临终,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一切如来同所称赞。
“授菩提记”者,得“一切如来同所称赞”,这里可没有说是“诸佛称赞”。有区别吗?当然有。如来,无相,无不相;佛,有相。我们受持此经,是欲得“如来同所称赞”,还是欲得“诸佛称赞”呢?
接下来就是世尊在这一品中的总结发言。
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信、受、持、诵、说、行”这是成佛所修的“佛六度”。我们在《弥陀心经》280个字中,能找到这成佛所必须修的“佛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