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心得2022年9月25日

(2022-09-25 06:37:51)
标签:

读经心得

分类: 每日心得

独留此经第四十五,世尊讲到此处,已经接近结尾,又说“独留此经”这四个字,我们当下是什么感受?

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

口说无凭,眼见为实,此经的所有与会当机者都是世尊的人证。我们能信吗?老法师讲经时说过,没有做到就不能说是真信,做到了才是真信。做到什么?我们真的得多诵读此经,“读经千遍,其义自见”,多听老法师讲解此经,“闻经开悟”,“入佛知见”,受持此经。

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世尊为什么能“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因为此经是“诸佛如来无上之法”,得诸佛如来称赞和护佑,故能独留百岁。“值斯经者”四个字,如果只理解为遇到此经者,那就错了,“值”是担当重任的意思,是指那些已“受菩提记”者,是指专心信受、持诵、说行者。我们有没有发愿,也加入“值斯经者”的队伍?所得之果报即是“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关于“得度”与“成佛”之间的差别,我们从《弥陀心经》中可以找到答案——“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当我们还没有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之前,我们需要“得度”,当我们已经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后,就是已度之者,从得度到成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当我们是“未度者”时,我们有苦,当我们“得度”时,就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而后“观法如化,三昧常寂”,这就是得度以后的修行境界。

我们当下的生活中,还能见到“苦”吗?又是什么在“受苦”?当我们能“行深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时候,一切“苦”都是我们得智慧的因,都是洗濯垢污的缘,都是证心得开明,显明清白的果。我们感受一下,当“身”苦,但“心”里没有苦的时候是什么状态?我们修行,要“了”的是无相的“心”苦,而不是有相的“身”苦!心苦与身苦相比较,那个是真苦呢。我的答案是,“身苦”、“心苦”都比不上“无明”之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