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心得2022.6.26

(2022-06-26 04:54:28)
标签:

读经心得

分类: 每日心得

尔时法藏闻佛所说,悉皆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我们知道这个“殊胜之愿”即是第六品的四十八大愿。第五品经文是在承上启下,上承法藏比丘所发“无上正觉之心”(即《弥陀心经》280个字的偈颂),下启法藏比丘无上殊胜之愿(即《四十八大愿》),我们看懂这一品,就对弥陀心与弥陀愿有了更充分的了解,而后再继续精读,何为弥陀心?何为弥陀愿?

我们无论信什么,都应该是明信,而不是迷信。迷信的结果是自误误他,白白错过了“百千万劫难遭遇”的这个“无上甚深微妙法”——法藏比丘成佛之法。

于彼天人善恶,国土粗秒,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于彼二十一俱脂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刹。所摄佛国,超过于彼。

这段经文,与“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一致。我们看看法藏比丘因地发大誓愿(《弥陀心经》)之后,都把他的心都住在什么地方了?我们在因地发愿后,又把我们的心住在什么地方了?不比不知道,一比差距就都见到了。

我们当下的心是什么样的,我们就能看到什么样的境界相。我们心中的挂碍越少,佛菩萨对我们的加持就越多。修净土法门,无论是修信愿持名,还是受持此经,都离不开放下。我们的心越清净,我们在修信愿持名或者受持此经的过程中,就越容易开悟,开慧,这是自性德的自然显现,不是“外求”,而是“内生、内现”!

慧能法师见五祖时说,他经常能体会到“智慧如泉涌”,这就说明他在还没有见五祖之前,他的心,就非常清净,挂碍少。心无挂碍是学佛的“大法器”!

我们一天到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有用吗?还不是该发生什么事,还是要发生的吗。与其担心,怕问题出现,还不如念佛诵经,祝愿十法界一切众生自求多福,早日觉醒。

什么是“实报庄严土”,不就是“只有做到了,才能得到”吗?不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吗?我们都把书上的经文想深了,想偏了。我读此经,读到的都是“字面意思”,都是“大白话”。比如: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这句经文不就是告诉我们,我们这些众生,皆因听闻此经而得究竟度脱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