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得2022.6.12
(2022-06-12 07:09:58)
标签:
读经心得 |
分类: 每日心得 |
“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这就是真正悟入的状态。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欢喜开解”(开悟)之后还不够,还需要一个关键环节即是“寻发无上真正道意”,也就是发无上菩提之心,真正发心之后才能真正“悟入”,也就是开启行菩萨道之旅。如果在行菩萨道之前,没有发菩提心,那么行的是不是菩萨道就很难说了。
“沙门”义为勤息。《会疏》曰:此人勤修善法,息诸恶故。《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名为沙门。此则“沙门”之深义也。用现代语言讲,就是一门深入,发愿欲见究竟真理真相的人。
“法藏”即世饶王为比丘之法名。“藏”者《探玄记》云有四义?含摄,蕴积,出生,无尽。
凡是佛菩萨的名号,都不是随随便便起的,其中都蕴含着很深的奥义。
“修菩萨道”,没有发菩提心,就不是修菩萨道。真正的大乘的实质是智慧,是自度度他,而不是“好心”、“善心”。
“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这是从相上描述法藏比丘修菩萨道的状态。
从相上描述很容易理解,都是我们在现实中能够观察到的。
“才”是能,智。“哲”是明知。
汉字本身就是智慧的德相。“明”即是知阴阳。阴阳表善恶、美丑、利弊、对错等等,一切万物皆是阴阳和合。我们看太极图,阴阳一体,不但阴阳一体,还是阴阳平衡,还可以是动态的(旋转,横向、纵向都可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换。知阴阳者为“明”。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一切万物首先是阴阳一体的,其次是阴阳和合的,阴阳互换的,“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气”为何物?我们如果不能呼吸了,身体这个阴阳和合之物就会消散。
“信解明记”中的“信”即是要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纯阳或者纯阴的事物,也就是“十法界本自依正庄严”。“解”,比如老虎吃羊,这是说生态链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又比如战争,这也是人类社会进入到一定时期必然要发生的事。
人类的自我觉醒,往往都是在苦难中发生的。我们看古圣先贤,不都经历过苦难的磨砺,最终证得宇宙人生究竟真理真相,得大自在吗。
“明”在一切万法中见阴阳,见善恶,见利弊,见美丑,这里可不是边见,没有取舍,而是了了分明。还要多解释一下,当我们看到众生受苦,我们应该帮他们吗?怎么帮?如果去做他们的“救世主”就错了,因为所有人的苦难,都是自作自受,从根本上讲,如果众生的心念不转,还是继续造贪嗔痴的恶业,我们救他千万次,他们也出离不了三途六道之苦。所以说,最究竟且无患害的方式就是“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请大家注意,是“欲拯群萌”而不是“欲拯众生”!如果众生还没有做好准备,没有“萌”,佛也帮不了他们。众生自己的命运,只能靠他们自己“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归根结底要靠他们自己主观自觉,换“心”自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