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落幕,中国军团斩获15金7银8铜,居各国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其中,广东选手的表现更是抢眼,中国参赛选手中有四成来自广东。南粤工匠参加的18个项目中有17个获奖,收获5金4银6铜,奖牌与金牌数均居全国第一。据报道,广东省目前拥有156所技工院校,在校生57.1万人,已基本建成全国最大的技工教育体系,高技能人才、技工院校总量等多项指标居全国第一。
长期以来,技工似乎是一个容易被人遗忘的群体。若不是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手争金夺银的相关报道,公众大概还没想到技工群体竟是这般出色。这是一个沉默的群体,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他们又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服务于各行各业,使得百业顺利运行,毫无窒碍。特别是在制造业,工匠用双手撑起半壁江山。不可想象,没有技工,我们的经济社会会是什么样子。
技工群体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是工匠精神。关于工匠精神,有很多诠释。我觉得工匠精神的本质,就是对技术、技艺本身精益求精的要求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并且不把赚钱的目标放在最高地位。具有了这样的精神,才会专注于钻研,才有可能达到古人所说的“神乎其技”的境界。
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是工匠个人的修养,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工匠也是普通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所以我们不能苛求工匠不考虑自己的生活质量,一味地醉心于对技艺的研习。政府和社会,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除了在专业技术方面给予充分的资源,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公平的分配机制,让工匠因为自身的技艺,而获得应有的敬重与生活水平。如此,他们才能更加心无旁骛地钻研,培育出真正的工匠精神。
广东选手在这次世界技能大赛当中的表现,可圈可点,是工匠精神在广东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象征。这与广东省的培养环境是分不开的。应该说,在工匠精神的培养方面,广东走在了全国的前面。特别是在环境的创造方面,颇多称道之处。从记者对获奖选手的采访中可以看到,这些选手都为自己的技艺而感到骄傲,这个骄傲一方面来自技艺本身,一方面来自这些技艺能够给他们带来体面的工作和收入。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技工群体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困境,对于很多人来说,收入偏低,工作环境欠佳,仍是较普遍的现实。与此紧密相关的,就是社会评价依旧不高,这让不少学生宁可挤千军万马的高考独木桥,也不愿选择低门槛的技工学校。中国军团在世界技能大赛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值得欣喜,但更应成为一个契机,成为政府和社会更加重视技工人才的契机,通过一系列举措,让技工人才成为社会羡慕的职业。技工受敬重,真正的工匠精神方可期待,也值得期待。
本文发表于2017年10月24日《信息时报》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的时评微信公众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