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投入的竞争更能增进市民获得感
(2017-07-20 10:25:59)分类: 2017一起前行 |
教育一直是市民关注的民生议题。今年广州市11个区中哪个区的预算教育投入最多?媒体近日统计发现,广州有7个区今年在教育领域预算投入超过20亿元,而去年有此大手笔的区只有6个。其中,投入最大的是增城区,预算金额继去年之后又一次排名首位,超过30亿元,各区平均教育预算支出达到25.03亿元。而在教育投入占比方面,荔湾区的投入占区级预算总投入比例最高,达30.74%,而超过20%的,也有7个区。
从数字上来看,这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单。特别是多个区教育预算投入超过了预算总支出的20%,是比较高的水平。这个比例,就是跟发达国家和地区横向比较,也并不逊色。比如我国香港地区,教育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也在20%左右。重视教育,多年以来早已成为共识。当然重视教育有多种方式,比如有口头上的重视,在已经成为危房的教室上书写“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大幅标语,也是一种“重视”的方式。而真正的重视,则是真金白银的投入,有了钱不一定能把教育做好,但没有钱教育就一定做不好。经济投入是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这一点,广州各区做得越来越好了。
长期以来,各地政府总是非常重视GDP的比拼,这当然也不是坏事。但是如果形成唯GDP的理念,往往会造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不均衡,甚至会损害民生。因此,公众更希望各级政府在重视GDP的同时,同样能够重视民生。在进行GDP比拼的同时,也进行民生投入的比拼。唯其如此,才是科学发展,才能增进百姓获得感与幸福感。显然,我们乐见广州各区在教育投入方面的PK,并希望这种良性竞争的局面和势头一直能够保持下去。
另一方面,教育有了持续充足的投入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教育经费用好,使得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能够产生充分的效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事求是的说,当前教育投入连年增加,但公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并没有得到同样水平的提升。究其原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这种现象导致了学校之间水平的差异,产生了各种“择校费”、“学区房”等不正常的现象,影响了教育平等,增加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因此,当前高水平的教育投入,可以有多种用途。但最重要的,是通过经济投入,切实地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进而推动教育水平的均衡化。消除当前教育领域当中的各种怪现状,真正做到教育让学生受益,让家长满意,进而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人才。
本文发表于2017年7月18日《信息时报》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的时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