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车改革也是一场观念的改革

(2015-08-25 10:08:54)
标签:

车改

观念

官员

思想工作

不便

分类: 2015独自飞舞

7月,广东省直机关单位率先施行“2015年广东车改新方案”。“车改”一个月来,省直机关单位多了许多新气象。机关干部包括一些“厅官”在内,采用各种方式出行,比如驾私家车、步行、乘公交地铁,甚至是当下时髦的“拼车”和APP打车……省直机关干部以这些方式在“适应”车改新政。

包括公车消费在内的“三公”消费一直以来备受诟病,此前多次出台的“车改”政策,总是换汤不换药,多无疾而终。这一次,广东省看起来好像动了真格,能够让“厅官”们(准确说是副厅级官员,正厅级官员的配车并未取消)自行解决出行的问题,应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也使得人们对于此次车改的前景多了几分信心。

以前的“车改”窒碍难行,其中有一个观念上的障碍,就是很多官员认为会造成“不便”。从广东这次“车改”的实际效果来看,这倒也是事实。“厅官”们在省政府开完会,还得像小白领一样,扎堆打车,着实有些“不便”。但问题在于,这种不便,细民百姓却是长年累月地承担着。而官员们之前享受的便利,背后是高成本的支撑,“性价比”这个账要不要算?因此必须要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即这种“不便”是作为一个公民,或者说得更“高大上”一些,作为一个人民公仆,必须承担的。要想得到便利,不是“先天下之乐而乐”,花纳税人的钱养大量公车解决,而是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先跟老百姓同步“不便”,然后想方设法改善交通环境,跟老百姓同步“便利”起来。

古人教育我们要“知行合一”,也就是说观念这东西的改变,有时候靠自我修养、靠说服教育还真是不行,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实践来解决,这次“车改”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要等官员的观念完全转过来再“车改”,恐怕要等到猴年马月。而启动“车改”,用改革本身来改变官员的观念,或者说让官员的观念进而是行为适应车改,效果则是立竿见影。这也是此次改革的重大启示。改革需要做相关的思想工作,但不能指望思想工作能够实现改革观念的“万事俱备”,而是要让改革本身就肩负起思想工作的责任,改革就是最好的思想工作方法。

另外,官员们上下班无论步行,还是乘公交地铁,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官员身份向老百姓身份回归。那么他们思考问题,会不会更多地站在普通百姓立场上呢?至少在交通问题上,会不会站到一个普通上班族的立场上呢?

广东省直机关此次“车改”还有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比如车补标准是高是低?在一些时候是否真的影响公务?这些都应该在认真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完善。但那些在观念上已经发生的改变,不能再“变”回去了。


本文发表于2015年8月4日《信息时报》

 

扫一扫二维吗,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公车改革也是一场观念的改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