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几节体育课天塌不下来

标签:
体育课北京市教委课时体育主课 |
分类: 2015独自飞舞 |
对于中小学生来讲,体育课的重要性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但几乎人人都认为重要的体育课,在基础教育中被边缘化,也是残酷的现实。北京市教委这一系列动作,显然是让体育课从边缘回归中心的努力。这是值得肯定的。
任何一项事情要做得好,两个方面的因素必须具备。一是观念,二是资源。中小学体育教育也是如此。在观念上来说,应当明确体育课在基础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体育是中小学教育中的一门主课,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不可取代的意义。体育就是体育,不应该服务或服从于其他所谓“主课”,也不应该服从于其他什么宏大的目标,比如为了配合申奥,就要在中小学开展冰雪项目,就是教育教学目标的错位。
观念决定于利益,目前体育课和体育在观念上被边缘化,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目前的基础教育还是应试教育,体育虽然重要,但与升学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报考体育专业的除外)。因此,无论是从学生的成绩、家长的期待、老师的声誉、领导的政绩以及学校的影响各个方面来权衡,各方都会将体育置之于次要地位。要将体育课从观念上作为一门“主课”,最根本的还是要改变应试教育主导的局面。由此看来,北京市教委的做法还只能算是治标之举,治本的路还很漫长。当然,在一时还无法治本的情况下,治标也是应该肯定的,总比啥也不治强。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应当给予中小学体育教育充分的资源。由于数十年日积月累的边缘地位,中学小体育资源的“欠债”是非常严重的,包括资金、师资、场地、时间各个方面。现在北京市教委要增加体育课课时,这方面的问题就全部暴露出来了。要还清这笔沉重的“债务”需要很长的时间。应该说北京市教委的有些思路是值得称道的,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社会资源,弥补学校资源不足的问题,是可行有效的创新之举。但有些做法也值得商榷,增加体育课课时,为什么不削减其他一些大科目的课时弥补体育课课时的不足?如果占用体育活动课课时,学生实际接受体育教育的时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增加,这不是在玩“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游戏吗?希望在这方面能够继续改善。我相信,增加几节体育课,天塌不下来。
本文发表于2015年2月6日《广州日报》
扫一扫,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