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要发起一场“花城”保卫战吗?
标签:
花城广州迎春花市城市花市 |
分类: 2015独自飞舞 |
广州素称“花城”,但时下,这个美丽的称呼似乎有与广州渐行渐远的迹象。广州人自己浑然不觉,但在外地,如今说到花城,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昆明、洛阳,甚至深圳、珠海也在打造花园城市。有着悠久历史的广州花城,鲜活而盛大,却逐渐隐于其他城市之后。好在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着手重塑花城这一城市品牌。为此,从2014年起,广州迎春花市连续两年走出去推介。日前,广州市迎春花市组委会北上京津推介,接下来还要去南宁、贵阳和澳门。
对于这样一种现实,所有的广州人都会心有不甘。的确,广州有充分的理由将“花城”这个雅号留住:深厚的文化传统、广州人天生喜欢“拈花惹草”的习俗、现实中花园般美丽的城市、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以及良好的经济基础,所有这一切,又集中体现在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那盛大的景象,在别的城市是很难见到的。
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尴尬,有如此优越的历史和现实的条件,为什么花城这一雅号,却不再“专一”地和广州联系在一起了呢?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城市是需要经营的。也许是过于优越的条件,反而使得广州过去在花城、花市这些元素的经营上面,掉以轻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投入应有的资源。
首先,在将“花城”作为一种城市形象的推广方面,落在了其他城市后面。北京一位旅行社经理的话发人深省:“我在北京做了20年旅游,头一次知道广州叫‘花城’,头一次知道广州有这么大的花市,头一次参加广州迎春花市推介会。但是成都、昆明、洛阳等城市尤其是巴中地区的花市推介会,我经常参加。”在这个时代,很多东西都是需要营销的。没有营销,广州即便最具备作为“花城”的品质,“花城”却也有可能会成为“别人家的城市形象”。好在现在广州终于走出去推广迎春花市了,令人欣慰。
其次,“花城”的形象需要产业支撑,而广州在这方面,似乎也需更有作为。昆明等城市异军突起,正是因为其花卉种殖业在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试想,当来自昆明的鲜花布满千千万万个花店、机构和家庭,人们怎么可能不把昆明跟“花城”联想在一起呢?广州的花卉种殖虽然在全国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但与国内某些城市相比,已经不占上风。这可能与政府的产业政策有关。在产业政策的制定中,政府是否更看重那些“高精尖”、“高大上”的产业和项目,花卉种植在这方面显然没有优势,因此也就没有被放到突出的高度去重视?
一个城市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去参加竞技比赛,不必事事都要去争第一。但“花城”对于广州来讲,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号,而是与广州的历史文化、城市形象、市民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政府在制订城市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时,难道不应该高度重视这些因素吗?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有理由要求政府和社会行动起来,发起一场“花城保卫战”。
本文发表于2015年1月28日《羊城晚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