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婴儿疫苗的争议不能“关门处理”

(2013-12-25 17:09:35)
标签:

信息时报

病例

公共政策

乙肝疫苗

后果

育儿

分类: 2013爱你一生
近日,因婴儿接种疫苗导致死亡的事件接连发生,仅11月至今,广东中山、江门、深圳、梅州等地先后发生4例疑似接种深圳康泰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后死亡病例。外省情况也不乐观,11月25日至今,湖南省发生三起同一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导致婴儿死亡的事件。而之后披露出来的信息更加令人不安,有业内医生指出,现在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婴儿出生24小时内就要注射乙肝疫苗,导致偶合反应较多。这意味着,即便疫苗没问题,婴儿也有可能因偶合反应而死亡。

  类似的消息无疑会让家长们忧心忡忡。注射疫苗本来是为了保护孩子的健康,现在一不小心却有可能成为健康杀手,甚至是生命杀手。这让人们获知了一个以前从来没人告知的事实:注射合格疫苗也是有风险的。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一项有潜在风险的疾病预防措施,其风险并不为人所知,或者所知并不全面。比如有很多人可能知道不合格疫苗的风险,却不知道合格的疫苗与合规的操作也有风险。而这一风险,业内人士和监管部门却心知肚明,只是没有告知公众。比如早就有医生建议,如果在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后再注射,偶合反应会减少。但卫生部门由于种种考虑,并没有采纳。

  回到最近发生的这一系列事件本身,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的处理当然需要一些常规动作,比如冻结康泰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的使用,调查问题的真相,是否存在产品质量问题,是否存在腐败问题,如何处理相关当事人,如何补偿患儿家长等等,给公众一个交代。但不能止步于此。因为这一系列婴儿死亡病例表明,乙肝疫苗注射的相关制度和程序可能存在问题,至少是存在争议的。对这些问题和争议,相关部门可不能再关起门来处理了。 

  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信息公开。关于乙肝疫苗存在的风险,过去发生的一些病例,相关部门应该向公众告知,让公众在知情的情况下作出自己的判断。其次就是要展开充分的公共讨论,一项事关千家万户的卫生政策,闭门决策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现在就是要把问题公开化,让社会各界都能表达自己的诉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政策或程序作出相应的调整。第三,要着手建立救济制度。如果婴儿的死亡真的是偶合反应所致,医院、商家均无过错,难道要患儿家庭承担这样灾难性的后果吗?患儿的死,若果真医院和商家无过错,那便是公共政策的过错。因此,患儿家庭应该得到来自公共管理部门和社会的救济。

  从近些年的报道来看,出事的其实不仅是乙肝疫苗,其他疫苗也出过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所以应当以此为契机,对于这个领域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改革。事关孩子的健康与生命,事关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不应该再有任何拖延了。

 

本文发表于2013年12月24日《信息时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