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体书店的春天还会来吗?

(2013-09-26 15:35:17)
标签:

实体

天都

怎么走

转机

场所

文化

分类: 2013爱你一生
 报载,学而优书店又关了一间门店,这一次是位于东风路那一间。这让人不禁有些担心,这样下去,这家在广州素有盛誉的学术、人文书店还能坚持多久。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不知有多少间民营书店已经倒下了。而国营书店,也主要不是卖书了。或者主要是靠教辅一类的书籍维持了。

  不必再分析传统书店没落的原因了,人们对此已经讲得够多、够透彻了。我更关心的是,未来的书店,路该怎么走?或者说得更严重一点儿,未来还会有书店存在吗?一个没有书店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子?也许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吧。每天都不知有多少人行色匆匆地在这个城市行走,他们已经有多少天没有读过书了?没有进过书店了?或者压根儿已经忘记了书店的存在?也许书店在他们的生活中从来都没有留下过痕迹,书店的消失,真的是无足轻重的。

  但也有那么一群人,对于书和书店有那么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他们已经习惯了在书店看书、淘书,这是生活的一部分。面对着书店一间又一间地消失,他们无能为力,但也在希望,消失的速度慢些慢些再慢些。他们又还在期望,也许有一天,会有转机,学而优这样的书店,在广州再次复兴。

  更有一群人,正在做着自己的努力。他们在试图改变着书店的经营方式,让书店能够生存下来。不可否认,购书中心的做法,也是一种自救方式。但显然不是读书人理想中的道路,“除了书,什么都卖”的说法,有点夸张,但过度的商业气息,着实让人不适。在目前这种状况之下,我不反对书店搞多种经营,但书店毕竟是斯文的地方,在经营上,就不要那么斯文扫地好不好?

  而给人希望的是台湾的诚品书店和广州的方所书店。他们在探索一种模式,书店的多种经营,已经是大势所趋,只能顺势而为。但他们在多种经营中,尽可能多地保留一些文化气息、文人气息,让书店,终归成为一种雅致的场所,把文人的理想保留在其中,让粗鄙之气,远离书店。

  就我个人而言,我赞赏他们的勇气和心思,也感谢他们,在日益浮躁的城市苦心经营着这么一块清静之地。但也有些担心,这担心来自于我的个人经验。因为这两家书店我都去过,并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书籍,这并不是适合我的书店。也就是说,这类书店的读者只是小众,而小众的读者,能支撑书店多久?是个问题。我也曾看到资料,诚品书店只有30%的销售额来自图书。

  但无论如何,书店在那里,坚持和理想就在那里。也许现在是严冬,再坚持一下就是春天了。当然也有可能过不了冬天,但理想的光芒,在寒冷的时候,温暖过我们的内心,这就足够了。

 

本文发表于2013年8月10日《羊城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