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百的注水肉何以畅通无阻
(2013-04-23 10:26:30)
标签:
信息时报十元自费权利王女士杂谈 |
分类: 2013爱你一生 |
注水肉,在我印象中,总是与未经检验检疫的私宰肉混淆,它们与吉之岛这样档次较高的超市应该是无缘的。但事实又一次令人失望,堂而皇之进入各大超市的牛肉,不知有没有经过检验。如王女士所言:“吉之岛的牛肉最贵,比普通超市贵十几二十块,没想到竟然也注水!我们以后要到哪里买牛肉才放心?”是啊,到哪里买牛肉才放心?到哪里买肉才放心?
这些问题,看似不是复杂的问题,但现在看来,却要比解答“钱学森之问”还要难上十倍。因为不知多少年了,广大市民就像唐僧一样,几乎天天都要把类似的问题念叨上几遍,但时至今日,还是放不下心,还得继续念叨下去。
是谁把广大市民逼成了啰嗦的唐僧?在我们的政府机构中,是设置了保证老百心吃上“放心肉”、“放心菜”、“放心米”的部门的,而且设置了不止一个。但不合格的食品,仍然能够轻而易举地避开这么多部门的监管,最终上了老百姓的餐桌。显然,这些机构集体失职。
正规军靠不住,老百姓只好自发地组织“人民战争”。比如王女士,自费去检测牛肉,最终认定她买的牛肉确实注水了。王女士的这种认真劲儿值得肯定,这也不失为一种维护食品安全的途径。但却难以推广,光检测费就达百元之多,买几十元的牛肉,花百元的检测费,普通市民就“顶唔顺”。而且检测的合法性与作为证据的可靠性也有疑问,超市要是一口咬定牛肉中的水是王女士注入的咋办?
整个事情看起来有些“拧巴”:取样送检本来是有关部门的事情,现在却要消费者亲力亲为;消费者拿到检测结果,却无力与商户博弈;而食品安全不知出过多少问题,相关部门和领导却安如磐石,公众无力撼动。事情正确的程序应该是这样的:公众授权给政府监管商户,保障食品安全;商户出问题,有关部门代表公众进行惩治;而公众则监督政府尽职尽责,如果没有尽到责任,公众则有权对相关人员问责。
现在事情别扭的根源在于,公众对于相关部门的监督很微弱,事后的问责也近乎于无。于是职能部门的责任就注了水,工作不一定那么尽心尽力,于是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于是消费者“越俎代庖”,自行检测。怎一个乱字了得啊!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正本清源,落实公众监督与问责的权利,把“拧”了的事情正过来,让职能部门切实地负起责任。
本文发表于2013年4月23日《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