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限外”可别限了自家人
(2013-03-17 07:19:29)
标签:
信息时报城市环境质量普通人福利汽车 |
分类: 2013爱你一生 |
正如刘悦伦市长所说,广州限制外地车通行,已经是势在必行了。绝大多数的公共政策,其实都是在做利益调整。“限外”,有可能会增加广州市区的交通顺畅程度,提高广州市民的福利。但作为一项限制性的公共政策,又会给广州市以外的人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如何将这项政策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需要广州的公共管理部门认真思考。
而对于佛山,尤其应该做特殊考虑。广佛同城化是广州、佛山两地政府近年来一直推进的事情,并且很有成效,既推动了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又改善了两地居民的民生。显然,广佛同城化应该继续推进,而不是相反。如果某一天,佛山的车进入广州不是那么自由自在了,是不是与广佛同城化的宗旨有所背离呢?
当然,作为庶民百姓,我更关心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广佛两地居民由于空间、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关系历来十分密切,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量的广州人在佛山工作、生活,反之亦然,也有大量的佛山人在广州。比如说佛山的黄岐等镇,由于广州人大量聚居,被称为“广州的后花园”。可以说,广州跟佛山交往、交集的密切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城市。
无论是广州人在佛山,还是佛山人在广州,出于生活便利等种种原因,他们很多人都购买了佛山车牌的车。我们很难想象,当一个广州人开车回家的时候,发现要支付更高的成本,在特定的时间与区域,他所驾驶的佛山车牌已经限制通行了。而那些在广州工作生活的佛山人,也可能面临同样的窘境。
把自家人给限制了,这显然不是“限行”、“限外”的初衷。因此广州的外地车辆限行政策,应该更为细致一些。对于佛山车牌,如果不能全面开放,起码应针对跨地工作生活的人群,做一些特殊的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广佛居民,通过申请、审核等程序后,颁发通行证,使他们成为“限行”、“限外”政策的“化外之民”,能够自由通行于广佛之间。再比如说,进一步促进两地公交的同城化。事实上,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做得不错,但能不能更上一层楼呢?总之,至少要在广佛两地,将这一政策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本文发表于2013年3月12日《信息时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