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息时报评论:李政道讲“一对一” 大学能否听进去?

(2006-09-09 10:54:13)
分类: 我的2006
  近日,李政道博士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时说:美国大学“小而精”的实验室、“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成就了今天的他。他回忆自己在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奖得主费米教授攻读博士的经历时说:“费米教授每周至少会抽出半天时间和我面对面地讨论物理问题。”

  反观目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是一种传说。如今高校扩招,研究生也不例外,学校借机创收,而导师也乐得多几个人充当廉价劳动力,研究生数量因此猛增,导师带十几个博士生,几十位硕士生已经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导师被戏称为“研究生班班主任”。

  研究生教育,就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教育。在培养过程中,导师的指导至关重要,学生学术视野的开拓,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法的提高,无一不同导师的指导密切相关。不幸的是,时下高校中的“研究生班班主任”们,即使有心教好学生,面对十几个、几十个学生,时间、精力也难以顾及。同本科生一样,目前很多研究生仍然是大班上课,研究生不幸成了大五、大六、大七的本科生。他们的研究能力,自然大打折扣。对于国家而言,投入了大量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经费,却收获不到合格的人才,播下龙种,收获了跳蚤,不能不说是极大的浪费和损失。

  国内的大学都尊奉李政道为上宾,是不是能够同样重视一下他的经验和言论,认真思考一下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