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作日志 |
非一个层面上的对话
约好了伙伴公司的人,便等待下午去浦东见客户,当然是准客户,这是一家大客户,上海著名的通讯大鳄。谁都知道,客户能够找上我们广告公司,而不是反过来我们找客户,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说明:一,我们这家公司是有点名气的(至少客户听说过);二,客户对我们有初步的信任;三,双方有可能合作的业务存在;四,客户是有付费能力的(也就是愿意购买服务的),至少自以为有。
不经意间,以上四点就成了“客户”的定义,最主要的是后三点,你认同么?
来来来,废话少说,咱们吊鳄去。和执行创意总监一起,我们乘车去浦东。在车上我们谈起以前的一些事情,我说以前刚入门的时候电脑设计时代还尚未来临,于是所有的设计稿都是用手画的,用水粉颜料,一张设计稿要做好长时间,还用喷枪来喷出那些渐变、柔化的效果,真TMD累。
“呵呵,同感,同感;我那时还做植字的手工活呢,然后在稿子上铺一张玻璃纸,标上颜色百分比,就可以拿去印刷了。后来有电脑设计了,用的程序都是英文的,看不懂,只好背菜单里的第几行第几个是什么效果,做个金属字要20多个步骤,缺一个就做不成,太麻烦了,现在都只要几个步骤就可以了。”总监说,“现在的年轻人,电脑技术好的太多了,没有办法和他们比。”
说话间,我们穿过江底隧道,来到一江之隔的浦东。我来上海也两个多星期了,还没有来过浦东呢。世纪大道宽阔、干净,屹立在两旁的就是那高耸入云的大楼了,很壮观很美丽,浑身透着钢筋水泥的强悍气息,即使那蓝色的幕墙也不能让它们变地温柔些。天气很好,今天,所以更加觉得那明珠电视塔象个巨大的怪物,这么蓝的一片天空给浪费了。反正看不顺眼,别不相信,跟那些在明信片上看到的浦东夜景相差了很多的,那是广告,而这是现实,呵呵。
我们进入了那家很牛的国有电信公司的很牛的大楼,和我们的兄弟单位某国际公关公司的两个同事一起,今天的这家企业是他们老客户的下级单位,因为考虑到有品牌形象和VI设计方面的业务,所以邀请我们同来。接待我们的是信息部的一位高个子小姐,态度很标准地将我们带领至另一个会议室,那个主会议室有人在用,并说明跟我们谈的人开完了会马上就来,然后给了我们集团公司的宣传册,让我们先研读研读。我们看着那显得很豪华但又有些破败的红色真皮椅子和白布铺着的桌子,都没有心思坐下去,瞧着、瞧着,大家都有点乐了,那桌子和椅子的风格各异,硬凑合一起很不协调啊。
我们的疑问是:既然他们的上级公司有非常完美、非常规范的VI系统,他们也是很严格地在应用同样的LOGO,那么有必要再重新搞个VI设计吗?负责人终于来了,是个戴眼睛的阿姨,为什么叫阿姨呢,因为我觉得她很象街道居委会的干部阿姨。果然一经介绍,我的感觉没错,她是公司的党委副书记。
我说了声:“哎呦,书记?”,女书记笑着幽默着:“是不是听到书记感到害怕?”“是的,是的。我一听到党组织来人了就害怕。”我后半句没有说出口,毕竟是来谈业务的,不必有太张扬的个人行为。我从来没有在国有企业工作过,不知道党委书记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它又有怎样的权利和义务?它跟企业领导的职位关系是怎样的?我完全不明白。
说真的,这些问题倒不用我们太操心,我们关注的是这位书记是否可以跟我们能够顺畅对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相互间是否建立在一个平台上的对话,将决定这个会谈的最终结果。这个平台是一个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最关键是懂得行规、懂得游戏规则的平台,是我们谈话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的谈话等于“鸡同鸭讲”或者“对牛弹琴”,将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结果。
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后面15分钟的时间里,书记完全把我们当成了小毛孩,虽然在她面前我们也确实是小孩,但并不毛啊。她要求我们先创意一个企业的广告词,然后再考虑其他的事情,什么品牌形象、VI设计都不说了,好象完全没有这回事儿,还针对这个广告词要进行比稿?!我们几乎傻了,谁也说不出话来。
按规矩,广告公司比稿,胜出者拿到的至少是客户全年的广告业务,那少则有上千万,多则是几个亿的预算,最不济的也有几百万啊。如果预算不大,客户是不会兴师动众地要求比稿的。如果你不懂规矩,那么我们毫无办法,会谈也毫无意义。你需要的是了解和被教育,我们需要的是等待,等待你的懂得。
“呵呵,她把我们当个体户。”出来后,总监说,“浪费时间那,赶快回公司,还有很多事呢。”我们从那座很豪华的大楼出来,我们继续行进在浦东的大道上,前面又见明珠电视塔,这个人造的大家伙很显眼地屹立在黄浦江边,好象巴黎的爱非尔铁塔一样与悬磁浮列车一起成了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物,所有来上海旅游的人总要目睹一下它的风采,否则就不算到了上海。
这个不可思议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