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蔡蔡袖儿
蔡蔡袖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835
  • 关注人气:9,8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晃悠)主干在哪呢?

(2013-12-27 12:38:16)
标签:

北京晚报

蔡岫

杂谈

晃悠

分类: 闲事儿

(晃悠)主干在哪呢?

 

(晃悠)

 

 主干在哪呢?

岫@北京晚报

  

    跟老辈儿聊天,经常会一头雾水。 

    前天我妈很严肃地跟我说有这么个事,她的同事我叫陈阿姨的刚卖掉两套城里的房子,买了一套回龙观的二手房,但还不能住,吧啦吧啦……我刚想问是不是跟中介产生了什么纠纷,我妈开始激动万分地说房子好大,有多少多少平方米,吧啦吧啦……听到这我以为,我妈自己也要如法炮制去置换房产,但接下来我妈忧心忡忡地说陈阿姨房子要装修,老屋东西要放到儿子那里,但儿子的房子很小,吧啦吧啦……我想这可能有家庭纠纷,我妈又话锋一转说,陈阿姨两口子现在没地方住了,吧啦吧啦……这时十分钟过去了,我想象丰富的脑子里已经闪过各种画面,一直以为陈阿姨家产生了什么问题,需要我找关系帮什么忙。我咽了口唾沫说,妈,你就直接说陈阿姨想住咱家房子就行了,告诉我那么多干吗?我有疑问你再展开说。我妈说那可不行,我得详细告诉你,要不你不明白。 

    说话这么事无巨细的,我妈绝不是个个例,有一次一个长辈跟我说一个朋友要出本书,想听听我有什么建议。我正要问具体细节,亲戚开始说她跟这个朋友是怎么认识的,在那个认识的场合还有其他什么什么人,都是干些什么工作以及性格特征等。我一听就晕了,我说,阿姨,您能直接说主干部分吗?起码先告诉我这是一本讲什么内容的书。 

    这种具体汇报一点不落的说话方式,确实是很多老辈人的共性,大概也是那个年代早请示晚汇报的烙印。我常会读到一些年长作者的稿子,包括一些老一代知名作家,发现他们写文章的方式依然保持着编年体,事情开个头后,里边遇到什么就展开说什么,比如主要内容是张老师的朋友发生了什么不幸,还没说怎么不幸,先说张老师是怎么听来的,告诉自己爱人后,爱人又如何昏厥了过去。但到底什么事呢,得等爱人醒过来,张老师继续讲述,我们才能知道谜底。 

    当然,如果这种说话或者叙事方式,是老辈想多跟我们聊聊天,老作家想制造悬念,另当别论。通常来讲,想改变他们的习惯,其实是很难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跟老辈说话的时候,找个小板凳坐下来,仰头非常专注地看着他们,按住自己脆弱的小心脏,耐心且平静地听完,别跟着一惊一乍就行了。至于那些老写法的文章呢,我给年轻的朋友们出个招儿,推荐给长辈去看,他们喜欢着呢。

    (北京晚报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3-12/26/content_13754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