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访)
《重温最美古诗词》
跟随于丹从卷帙浩繁中唤醒诗意
蔡岫
转载请注明北京晚报
从三月份开始,我一直在等着于丹老师的新书,可直到联系好采访了,不但没见到书,书名都没打听出来。弄这么神秘是为什么呢,偶们记者想提前做点功课咋这么困难呢,这也是我见到于丹问的第一个问题。我的一脸悲苦把于丹老师逗乐了,出版公司老总替于丹解围并道出实情,原来,《重温最美古诗词》脱胎于于丹在央视的节目《丹韵词音》,但是成书要做大量的修改工作,从讲稿到书稿需是个非常长的过程。于丹前后修改了二十余次,很多细节在不断更改,没有办法给关心此书的人确定的信息。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这部书稿已经蜕变成崭新的一本书,值得读者充满新的想象力,对这个书有新的期待。
《重温最美古诗词》中,于丹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让读者领悟中国传统文学和古典哲学的精髓所在,找回心灵深处的宁静之美和生命的诗意。于丹说,对于古诗词,她不做理论系统的梳理,也不给出来任何的结论和答案,写此书的目的就是跟大家一起用心去接触,去感受中国这些最美的古诗词。在全球的现代化语境中,这样的声音和解读方式可以说既高贵古典的又清新现代。谈到意象,于丹有说不完的话,这本《重温最美古诗词》,既不是按照诗词历史断代来讲唐诗宋词,也不是按照诗人分门别类,唯一的线索就是中国的意象:比如中国人对于春天都有哪些描述,里面的春草、春水、春柳都是怎么表现的;比如说秋天里的秋风、蝉鸣、落叶,这一切都是秋意;比如千古明月,剑啸长虹,这里都是意象。为什么选择意象这样做法?因为意象都活在我们生活里,每个人身边都有意象,甚至大家听中国风的歌,流行歌曲也充满了意象。
于丹说她特别喜欢李白的奇思异想,买酒的钱都没有了,却说:“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我在洞庭湖边跟月亮商量先赊我点月光,我拿这点月光上白云边买酒喝。李白拥有的是在天地之间快乐无极的心情,今天很多人都在抱怨这个不满意,那个不如意,其实我们和李白一样,至少还能去赊一点月色。于丹说特别可惜今天的科学太发达,让我们失去了很多对童话的憧憬。比如我们现在都知道月球的真相了,于是我们就忽略了嫦娥的“碧海青天夜夜心”,也不再问“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于丹理想的生活是这样的,一方面我们笃信科学,秉持着理性让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不放弃对诗意的信任,我们让这些童话,让这些意象还活在我们心里。之所以讲诗词,就是让这些最美的诗意跟今天的时代达到一个平衡。我们寻找表达自我的途径,即使不会写诗,如果还能够以古人的诗词之美唤醒我们心里的感动,我们向他们借一点意象来完成这种表达那有多好。
本文北京晚报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2-05/26/content_89802.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