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杀手不够“黑”
撰写:风之影
策划:吴晓明
编辑:蔡岫
同样的九把刀,差不多的档期。改编自九把刀网络走红小说的电影《杀手欧阳盆栽》,自1月6日上映以来遭遇的却是与《那些年》截然不同的冷落。这部“黑色”电影的类型上极力向商业片靠拢,从影片起用歌手萧敬腾担纲主演到片中爆乳皮衣的女打手,再到结合了打斗、美女、枪战等多种商业元素贯穿全片,甚至不惜加入了一些如“尸体肢解”、“包皮展览”等“重口味”的场景,无一不体现了影片的商业用心,与以往人们对于台湾电影的认知差异较大。
恰恰是由于商业用心过重,又没有能力去把握,影片在整体上都似乎失控了。首先在叙事上显得操之过急,一个情节还没有展开就急匆匆的奔向下一个情节,没给观众多少回味的时间,就匆匆收场,只能是让人感觉一片混乱。此外,在影片的节奏处理上也是不够合理。在开场不久欧阳盆栽的“杀手生涯”正式开始之后,影片之后的故事就显得沉闷乏味,处理的几宗案件也是匆匆而过。之后散沙一般的剧情在“下一个目标是自己的原传达指令者”后突然翻转,再利用女主角之死制造一些悲情,最终用一个综艺节目式的皆大欢喜结局来收场。这样的结尾,对于那些歌手的粉丝可能是一种狂欢,可是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只能是狗血之极。影片在剧情处理上也缺乏新意。本来一个“不杀人的杀手”的立意也算是颇有些新意,但最终还是落入俗套:“男杀手爱上了女目标,并最终付出代价”、“杀手违背行业规则,并最终与之决裂”……对于看惯了这些套路的观众而言,本片只能是让人感到乏味。
影片在曾志伟的监制下,从整体上有意跳出台湾电影惯用的偏文艺色彩风格,但由于原著本身的文艺气息,影片还是留有一些“小清新”。如一见钟情的爱情,依依不舍的三年分别之后的相见,为爱人在城市摩天轮里放烟火等等,都带有明显的台湾爱情片的特征;而小莉路边逗小狗、和欧阳盆栽海边聊天,无论是画面还是台词都像是在拍纯爱偶像剧。但商业元素完全包装下,这些小清新已经没有了多少文艺色彩,其所起的主要作用只能是负责拖慢整部影片的节奏。
整部影片既有港片的商业化,又有台湾片的文艺气息。不过遗憾的是,这二者却没有很好地糅合在一起。杀手题材一贯是香港电影里比较擅长的类型,可是到了台湾电影里就变成了慢吞吞的冷饭。作品本意是想走一个“黑色喜剧”的路线,最终却是黑色不足,重口味有余;喜剧不足,沉闷有余。
北京晚报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2-01/18/content_40161.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