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话题》缺茶味儿
马小刘

图书类型:随笔集
出版单位:龙门书局
上榜理由:寡淡句子充斥了整本书,没有一个明显的观点,遮住名字也不知道哪篇出自谁手。
第一感觉:每篇几百字,很快就能翻完,翻完后很快就会发现对这本书仍然全无印象。
烂点评说:如果你是朱氏姐妹的粉丝,你一定会忍不住单冲名字就为这本书买单;如果你是朱氏姐妹的粉丝,即便有人告诉你不好看,你一定会认为那只是对方不具备足够的段位。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任何一个名字都能成为大票人把这本《下午茶话题》拉入想读书单的理由。但是,读过之后,只剩失望。
这本书是三姐妹写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报刊专栏集,话题类似《婚后的过年》、《购物》,每篇几百字,很快就能翻完,翻完后很快就会发现对这本书仍然全无印象。没有一个明显的观点,遮住名字也不知道哪篇出自谁手,当然这种小随笔没有观点很正常,所以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一向以文字行云流水见长的朱氏姐妹,在这本小书里全然不见端倪。
“OK,关于非上班族的好处(诸如,不用挤车上下班、不用应付办公室中物竞天择的人际关系、没有老板、爱放多久的假就多久……)好像早已传遍天下,还需要我在此处向你炫耀吗?”
“好,现在,吃醋至少不是逊。吃醋是另一种形式的沟通。沟通是什么呢?也许只有一个最基本的意念,就是‘我真的非常非常在乎你’。”
这样的寡淡句子充斥了整本书,上哪里找《淡江记》时期的飞扬?上哪里找《击壤歌》时期的清新?如果有个人坐在你对面,就着下午茶聊些没有观点、语句苍白的话题,我想你也会和我一样,心里盼着赶紧结束吧。
《山楂树之恋Ⅱ》有点儿“二”
照日格图
图书类型:小说
出版单位: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上榜理由:作者所云“把静秋分成了杨红和海燕两个人写”在小说中几乎没得到体现,三个人性格相差十万八千里,我们找一个怎样的胶布才能把这三个人硬生生地粘在一起呢?
第一感觉:看《山楂树之恋Ⅱ》根本无法相信这也是出自《山楂树之恋》第一部的作者艾米之手。能把普通生活写成艺术,那是作家的功劳。能把艺术化的生活写成流水账,我们就怀疑作者了。
烂点评说:好的作品我们期待第二部,就像《007》我们也不知道这是第几部,但仍满怀期望等待下一部,但《山楂树之恋Ⅱ》上几乎找不到《山楂树之恋》的影子。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叙述模式,不同的爱情和婚姻主题,除了书名和作者,就很难找到这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了。作者所云“把静秋分成了杨红和海燕两个人写”在小说中几乎没得到体现,杨红和海燕的性格跟静秋差十万八千里!特别是作者在书的封底写的那句话读起来有些苍白无力,可信度太低了。读者的智商没有低到作者说什么就相信什么。
看了《山楂树之恋》之后,曾一度相信艾米会写出更多能够超越自己的作品。在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公映后,看了《山楂树之恋Ⅱ》很失望。因为《山楂树之恋Ⅱ》里没有《山楂树之恋》,也没有山楂树。有的只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急着完成作品的焦虑与比起第一部注了很多水的作品。(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3月1日,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1-03/01/content_374212.htm
北京晚报“烂书榜”征稿启事
如今的出版市场异常火热,但书籍质量的良莠不齐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您最近看书的时候,如果遇有很垃圾很骗钱、很没劲很无趣、很名不副实很沽名钓誉的书,不妨写篇短评发给我们——为了不让更多的读者继续上当购买,抑或是为了自己报仇雪恨……但切记点评客观,有理有据。
请针对具体的某一本书,字数500字以内,来稿请发caixiu@bjd.com.cn,请在邮件主题处标明“烂书榜”征稿。本栏目主持人:蔡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