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路上的小故事
徐 滔
这篇想到哪就写到哪的文字,也许有趣,也许苦涩,聊以纪念我的“法治人生”,记录我的记者生涯,见证阔步前进的“法制中国”!
最有意思的礼物
人一忙就容易晕。有一次我两点半走进了电视台食堂,提出了要吃午饭的不正当要求。好在电视台像我这样晕的人不止一个,训练有素的食堂美女服务员们飞快地端来了面包。
就在这时,一个同事跑进了餐厅:“徐老师,又有一个小朋友给你写信寄礼物了!”我的同事们都知道,只要是孩子们给我写的信,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给我。“什么礼物啊?”“洗发水!”真是一份有意思的礼物。放下面包,我展开了这位五岁小朋友由妈妈代写的来信:“徐滔阿姨,我在电视上看到你有白头发了。这瓶洗发水是我奶奶的,奶奶每天就是用这瓶洗发水把头发洗得又黑又亮,你也要用这瓶洗发水洗头发啊!”
这位小朋友很细心,她看到了那几缕被我小心翼翼藏在黑发后面的白头发,半晌,我没有说话。就像万籁俱寂的深夜有一滴水滴骤然滴落,清脆的声音,引发万千心事。
最原创的袜子
我1991年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电视编导专业毕业,同年分配到北京电视台工作,进入《北京您早》栏目组,这是全国第一个早间节目。白天外出采访,凌晨起来剪辑。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几天没洗的袜子已经能在桌子上站着了,于是赶紧洗了晾在宿舍里。可第二天凌晨三点起床时,袜子没干,又没带换洗的,怎么办?我灵机一动,用卫生纸包着胖脚丫穿着鞋去上夜班。
这“袜子”虽然原创,质地却未免轻薄,经不起冬天寒风的问候。但心理学家说一个人执著一念时,可以完全摆脱生理感受的困扰,我那时也许正处在这种状态之中。我一直感觉可以用自己的作品来见证和记录历史的行进,这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正是渴望创作的火焰、渴望荣誉的火焰和渴望成就的火焰,驱散了周身的寒意。这一束火焰一直在我内心燃烧,让我面对自己终生热爱的职业,始终充满激情、充满愉悦、充满活力。
最好吃的菜
18年前,专门跑政法的女记者凤毛麟角,经常能得到一些格外的关照。我牙疼的时候,市公安局小食堂的大师傅给我单做香喷喷的西红柿鸡蛋龙须面;我在市局请民警朋友吃饭,可以签时任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张良基的单。
当时油焖大虾是一道很贵的菜,有一次在我连续三天点了这个菜后,局长笑眯眯地对我说:“小徐啊,清炒虾仁也很有营养啊!”人们固然因为我是女孩子而照顾我,更因为我能够把政法战线的故事讲给老百姓听,而在意我。
最真实的谎言
有一次查抄一个贩卖淫秽光盘的窝点,民警们从一米多高的墙上鱼贯而过,开始了激烈的抓捕,等行动快结束的时候,民警们突然发现我不见了,四处寻找才发现我还骑在墙头上,下面是几条汪汪叫的狗。
这种喜剧情节的后果就是民警更不愿意带着我这个包袱。他们拒绝的办法是很有原创性的。比如他们马上要出发抓捕嫌疑人,却对我说:“徐滔,天色不早,队里又没女宿舍,你先请回吧。”而等我回到家后,BP机就响了:“徐大记者,你刚走,那个人就在我们的帮助下‘自首’了,他正在队里等你采访呢!”
我明白这是民警们的好意,但新闻记者必须在现场采访,感动不了自己的报道就感动不了别人。我决心让民警们了解我、接受我,哪怕为此需要直面危险。
最有分量的赃物
有一次,北京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珠宝盗窃案,抓获了一名犯罪嫌疑人。为了避免被同伙发现,民警迅速押解嫌疑人驾车离开了现场,而把刚起获的价值百万元的钻戒交给了我。我哆哆嗦嗦地拿着这些钻戒坐着出租车回到了刑警队。
当天晚上,民警们纷纷向我敬酒。曾几何时,我还是他们眼中需要保护的弱女子,需要甩在警戒线之外的绣花包袱,但今天,他们已经很自然地让我运送“赃物”了。因为,在他们眼中我已不仅仅是一位记者了,我已然是他们的姐妹、他们的战友。当晚,这个念头让我无比兴奋,在酒精发挥作用之前就已经陶醉了。
最明亮的台灯
《法治进行时》开播后6年多的时间里,我3年住在办公室,3年多租住在电视台边上的简易楼。一到冬天,简易楼里到处堆满了大白菜,在深夜回家被绊倒好几次后,我买了一个手电筒。一次北京天降大雪,我跌跌撞撞走进楼门,想到很快就可以看到床头那盏镂花灯罩的小台灯,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在得意洋洋地躲过两堆白菜后,突然和楼道里新出现的自行车发生了亲密接触,手电筒叮叮咚咚滚到一层,一切恢复了寂静。
慢慢地我从地上坐了起来,坐在了满是灰尘的台阶上,望着眼前只剩半扇窗户的楼道、斑驳的墙皮,想着电视台的同事们都已经在干净温暖的床上入睡了,我没出息地哭了。
后来我还是站起了身,我知道家里的小台灯在等我。那盏灯是我最敬重的一位大姐送给我的,十年了,这位大姐如同亲姐姐一样支持我、呵护我、关心我。我还想到了另外几位兄长的名字,在《法治进行时》最艰难的时候,是他们强有力地支持了栏目,他们说《法治进行时》是一档观众爱看的好栏目。通过他们,我懂得了只有无私者才能做到无畏,为了这份信任,我必须站起身来,必须永远前行。
http://bjwb.bjd.com.cn/html/2010-11/08/content_33525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