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人吐血的译名
小 童
跟朋友们谈论《危情谍战》时,怎么也想不起来片名——这个名字实在太恶俗了,能与n部电影对应起来。对照英文原名Knight
and Day,我更是被深深地雷到了。
国外(包括合拍)电影的中文译名越来越不靠谱。多少年了,从《卡萨布兰卡》到007系列,从巩俐和约翰库萨克的ShangHai,到现在最新上映的汤姆·克鲁斯的Knight
and
Day,所有谍战片,哪部不能叫“危情谍战”,哪部不能叫“谍海风云”?还有各种各样的“总动员”、“俏佳人”……一方面是领导指挥下的翻译人员没有创意;一方面是从众于浮躁的心态,无论多么好的作品,一定要有一个跟当前流行挂钩的名字。
香港台湾内地水平都不怎么样,只是风格各异。
英翻中
American Pie 1
香港翻译:美国处男
——牢骚:照字面翻就好了,搞不懂香港同学干吗老把片名弄得像三级片。
Don't Say a
Word
香港翻译:赎命密码
——牢骚:香港片名只照电影剧情取,俗且有庙街古惑仔血拼的味道。
Get
Carter
台湾翻译:大开杀戒
香港翻译:义胆流氓
——牢骚:两边都翻得不太好。不过为亲弟弟报仇,跟义胆和流氓没啥关系吧?似乎香港片名都要跟义胆、豪气、勇猛、战警、流氓之类扯上关系才有卖点。
Legally
Blonde
台湾翻译:金发尤物
香港翻译:律政可人儿
——牢骚:没文化,恶俗!
Moulin
Rouge
台湾翻译:红磨坊
香港翻译:情陷红磨坊
——牢骚:香港果然厉害!多加了情陷两个字,立刻就有三级片的感觉!
Original
Sin
台湾翻译:枕边陷阱
香港翻译:激情叛侣
内地翻译:原罪
——牢骚:港台翻得都像三级片,相对还是内地靠谱点。
The
Others
台湾翻译:神鬼第六感
香港翻译:不速之吓
——牢骚:没什么好说的,都翻得很烂!尤其香港同学还是别用成语比较好。
Driven
台湾翻译:生死极速
香港翻译:狂烈战车
——牢骚:台湾把赛车的速度感与危险翻译得很好。倒是香港在翻什么啊?用狂烈这种字眼也就算了,还翻出个莫名其妙的战车?
Dr. T
& the Women
台湾翻译:浪漫医生
香港翻译:医尽女人心
——牢骚:台湾翻得已经颇糟了,没想到香港还可以翻出这么可怕的三级片名。
The Princess
Diaries
台湾翻译:麻雀变公主
香港翻译:走佬俏公主
内地翻译:公主日记
——牢骚:天啊!救救我吧!这什么烂翻译啊!还俏公主哩!
Rush Hour
2
台湾翻译:尖峰时刻2
香港翻译:火并时速2
——牢骚:香港译名仍旧无法脱离俗及黑社会的味道。
中文电影名翻成英文后,基本回不到原来的意思。
中翻英
《霸王别姬》
译名:Farewell My
Concubine(再见了,我的小老婆)
——牢骚:晕,一根筋式的翻译。
《不见不散》
译名:Be There Or Be
Square(在那里或者是平等的)
——牢骚:英语没过四级的就不要做翻译了好吧。
《扁担,姑娘》
译名:So Close To
Paradise(天堂如此之近)
——牢骚:译名比原名有意思,原名让人想起什么《辘轳,女人和狗》之类的东东,“解不开的小疙瘩呀”。
《东邪西毒》
译名:Ashes Of
Time(时间的灰烬)
——牢骚:这个译名意味深长,无论你是东邪还是西毒,武功再高还不是最后都成了时间的灰烬?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译名:Chinese Odyssey 1:
Pandora's Box(中国的奥德赛1:潘多拉宝盒)
——牢骚:这个绝对是入乡随俗了,不过好像都挨不上边耶。
《刘三姐》
译名:Third Sister
Liu(第三个姐姐刘)
牢骚:典型的不动脑筋。
《没事偷着乐》
译名:Steal
Happiness(偷喜)
——牢骚:直接联想到了“偷欢”,以为是限制级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