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来掉过去地拍
近观这几年的影视作品,不乏同样题材先有电影又拍电视剧,有了电视剧还要拍成电影——一方面说明原著精彩,让人忍不住翻过来掉过去地拍;一方面也说明实在没有什么优质的新剧本,所以导演们只能老生常谈了。而电影版和电视剧版对比变化不大,差别就是电影短点,电视剧长点。当然,我们还是努力地要从中感受到一些东西,才不白瞎了在影剧书三种载体中耽误的工夫。
《手机》
电影(2003年),电视剧(2010年)
感想:毕竟是几年前的题材,对外遇的侦查已经落伍了。现在要搞外遇,小三,小四,两部手机是基本配备,现在要当一个优秀出轨人员,必须具备一颗细腻的心。因为现在的查岗人员,已经具有了缉毒犬一样敏感的触觉,集侦查人员、验尸官、检察官于一身,任何蛛丝马迹都逃离不了他们的法眼。他们每天起床精神抖擞,第一件事就是想怎样翻老公/老婆的包包、手机、口袋等,又如何不被察觉;翻到小三的手机或QQ或email以后,开始想怎样忽悠对方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别忘了同时拍照/截图存档对自己有利的文字或图片;最后是审讯,旁敲侧击是小case,大吵大闹是悍妇style……我最欣赏的是直接递上离婚协议,然后告诉他/她已经掌握了无数证物呢!(道德模范林冬菇)
点评:电影电视拍摄主旨基本一样,就是电视剧线索多了一些,严守一的哥哥、老婆、老婆弟弟,费墨的老婆、学生,吕桂花及其不靠谱的女儿,全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但如果每条线索都展开,看着就有点晕了,也感觉失去了重心。
《马文的战争》
电视剧(2008年),电影(2010年)
感想:渡边淳一在《熟年革命》里说,男人是鲑鱼,女人是鳟鱼,原因是:男人恋旧巢,就像游回出生地的鲑鱼,回归率极高;女人在离家之前可能会左思右想地烦恼,一旦离开绝不回头,更像是游向大海一去不返的鳟鱼。
马文是鲑鱼,他同意离婚却一直心存侥幸,不但是房子,也是心,甚至在一开始就表现出来要杨欣回心转意的念头;杨欣是鳟鱼,一旦离婚便下定决心不再和马文有任何瓜葛,热火朝天地举办婚礼,和新郎住在前夫的眼皮底下,甚至在他面前打情骂俏,像个在热恋中的小姑娘,丝毫没有要回去的念头,即使每天都要见到象征过去的前夫和儿子。
渡边说,女人的天性就是一刀两断,而男人则是不会,这是鲑鱼和鳟鱼的基本区别,也是男人和女人的根本区别。后来4个人都想清楚了,各自回到了原点,鲑鱼也好,鳟鱼也罢,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水域。(不系舟)
点评:影剧差别主要在色彩上。出于电影的特性,电影版《马文的战争》在色彩运用上更加讲究。其色彩与人物情绪的变化是高度一致的:李义和杨欣的新婚房间以及激情场景是在一个几乎全部是红色的色彩中进行的,杨欣的黑色长发散落在大红色的背景中,对比更加强烈,用红色来表现情欲,不难让人想起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与之对比,马文彻夜难眠的房间内景则是幽蓝色的,营造出一种人物与环境明显的疏离感,一种隐忍的、压抑的情感表征。(安小安)
《杜拉拉升职记》
电影(2010年),电视剧(2010年)
点评: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是通过越来越华丽的服装来完成人物地位的提高,电视剧里的杜拉拉则是通过情节在成长,她从不依靠别人,什么事自己扛,不装可怜以得到男人的关心,她笑称自己是“女超人”、“战斗机”,最终通过职场的磨练变得成熟而自信。
电视剧版还做了一些细节变动,比如公司因为装修需要大家搬家,老徐忠于原著上演了她凶了王伟一下致使大家听话,而王珞丹是以情动人,由于大家不听她的加上老爸生病压力,才在王伟面前落下眼泪。我比较认同电视剧的改编,因为搬家时候拉拉只不过是个还没过试用期3个月的小职员,再加上她的性格,是不可能和高层大吼的。 (舞动奇迹)
《和空姐同居的日子》
电影(2009年),电视剧(2010年)
点评:即使电影叫《恋爱潜规则》,电视剧叫《和空姐一起的日子》,我们也知道那是一件事儿。这是几个案例中最差的一个作品,内容简单得一点思考的余地都没有,不明白有什么必要又拍电影又拍电视。而且从演技的角度,两部都是巨大的败笔:电影版里发觉王珞丹演什么角色都是米莱的样子,一味地扮可爱就让人生出一种厌烦;电视剧则制作太小,除了主要五六个演员,其他演员基本上是在镜头前背书。(rechill)
除了以上4部作品,《风声》电视剧版也在进行中,今年的确是翻拍如火如荼的一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