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影:将误会进行到底(2010年4月17日)

(2010-04-23 19:07:04)
标签:

蔡岫

误会

光影

北京晚报

杂谈

分类: 晚报“光影”“文娱”(已结束

     影视来自戏剧,接触过戏剧理论的都知道“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但在很多影视作品里,误会似乎成了制造冲突的唯一途径。而且通常这种误会还很低级,观众一眼就看破的玄机,导演却得5集甚至到结束才能解释清楚。这难道是一种魔咒? ——蔡岫

 

 将误会进行到底

王兆贵

——讲道理———————————————————————

光影:将误会进行到底(2010年4月17日)误会与悬念的设计一样,是文学创作特别是影视剧中较为普遍的艺术手法,运用恰当,可以拉伸事件的时间,拓宽故事的空间,延展情节的张力,达到加深戏剧冲突、刻画人物性格之功效,让观众在疑虑中充满期待,在期待中追寻根底,从而增强剧情的趣味性和可看性。

   

从现实生活来看,误会的发生与解除,同双方的接触和沟通有关,不相干的人是不会发生误会的。而在相干的人中间,关系越是亲密就越是容易发生误会,因为友情至切并不等于知人至深;好得不得了的人之间,往往容不下一丝儿阴影和杂音。那些反目成仇的事儿,多半是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因此,除了文化背景之外,从人群属性来说,在恋人与友人中间,发生误会的几率和频率都是最高的。

 

从戏剧舞台来看,误会的设计,最好是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可以料见的误解因无悬念可言,肯定无趣。一个误会从产生到解开,其过程应当是合乎逻辑,自然而然。通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在横生枝节中蔓延,在相互猜疑中加深,在造成后果后愧疚,在真相大白后解除。当然,如果照搬照套,每每都这样处理,也难免不落窠臼。倘若误会的产生事出有因,让人看后牵肠挂肚;误会的转机一波三折,让人看后欲罢不能;误会的延续适可而止,让人看后了断自如;误会的解除水到渠成,让人看后快意恩仇,就既可以吊胃口,又可以添情趣。

 

但在近些年来播放的国产电视连续剧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种现象。编导们视自己为如来,把观众当傻子,明明是光天化日的事态,却要无端地生出猜疑;明明是可以预见的波折,却要勉强地制造误解;明明是三岁孩子都能看穿的把戏,硬是在那里故弄玄虚;明明是窗户纸已经捅破的误解,硬是在那里反复忽悠。

 

  ——摆事实———————————————————————

  光影:将误会进行到底(2010年4月17日)生拉硬拽型 电视连续剧《冷箭》中的误会很多,悬疑氛围浓烈,但在情节设计上却漏洞百出。“内鬼”作祟的迹象,如果说在押解犯人西迁初期还不够明显,嫌疑对象也难以确认,那么,剧情过半之后,传递情报的“内鬼”一再露出马脚,证据越来越充分,已足以让普通人辨别出来,可从上级机关到先遣支队,从指挥员到侦察员,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视而不见,见而不疑,疑而不断。为了拉伸故事情节,编导把真正的“内鬼”放到一边,不无牵强地制造误会,将“内鬼”的疑云硬往彭浩身上罩,甚至在理应切断“内鬼”作案链条以防造成更大破坏的情势下,毫无来由地让剧中人放弃努力,致使“内鬼”的阴谋一再得逞,我方人员接二连三地被暗害。

  软磨硬泡型 在电视连续剧《走西口》中,因赌博输掉家产和妻室的田耀祖,由于愧对列祖列宗和亲友,离家出走后更名田光宗,并千方百计地掩盖自己的身份。从剧情展示的许多细节来看,双方都是冰雪聪明的角儿,他们早就知道对方是谁了,可该剧编导却硬是在那里设置“悬疑”,一个“躲猫猫”接着一个“躲猫猫”,非要他们在最后一集才相认,以便生造圆满的大结局。观众们早就看不下去了,连小孩子都能认出田光宗就是田青的父亲,可编导们为了膨化情节,拉长篇幅,刻意地让剧中人在那里装模作样、软磨硬泡,非将误会进行到底不可。如果是为了“注水”而制造误会,这已不仅仅是败笔了,而是对电视剧消费人群的一种故意轻慢。

  低级弱智型 不久前热映的台湾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整部电视剧完全是由一次接一次的误会构成,诸如进错房间,手机打不通,要见面时有人自杀等各种恶俗的桥段,好在剧组在细节的处理上比较讲究,又是俊男美女来演绎,观众明知剧情如何发展,也甘愿当傻子看下去。

  牵强刻意型 这样的误会不仅仅存在于想拉长收视时间的电视剧里,也会出现在电影里,成为一些原本应该非常精致的电影的败笔。台湾文艺片《听说》是一部散文式的电影,男主角天阔从未见到女主角秧秧与人说话,直到带秧秧见自己父母才知道她不是聋哑人。这样的误会实在是非常牵强,剧中,他们多次有在公共场所如小吃店的镜头,在这样的地方,无论叫清理桌面、叫碗筷、叫结账,有语言能力的人本能地会开口,秧秧却每次都选择用手势或微笑,完全是刻意地制造误会。当然,我们可以理解,导演如此就是为了制造天阔发现秧秧是正常人时的惊喜,给影片制造一个悬念,可是当真相浮出水面的时候,观众却有莫名其妙的感觉。

 

光影:将误会进行到底(2010年4月17日)

    http://newepaper.bjd.com.cn/bjwb/html/2010-04/17/content_25678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