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人广告大分类
蔡 岫
十多年前,大部分电视广告都毫无创意可言,卖牙膏的展示白牙,卖食品的说好吃,也就是燕舞还唱个歌,有点新鲜感。现在大众鉴赏水平都提高好几档了,广告却仍然充斥着不少垃圾作品,有时候还因为丑得有特点反而能被观众记住。
重复念词式
一年前的恒源祥广告,时而“羊羊羊”时而“牛牛牛”,12个属相轮流念,令无数观众先是以为电视坏了,后来烦躁、抓狂、想撞墙。
孙俪代言的某皂粉,大概5句词,每句必提某皂粉,听得人那叫一个烦。还是孙俪代言的某食品,左一句“某某牌,糙米卷”右一句“糙米卷,某某牌”——我很好奇这是不是孙俪撇开经纪公司接的私活儿,老拍这种无脑广告不是毁自己么?
说到此,我觉得孙俪实在应该向一些年龄和知名度都跟她差不多,却从不乱拍广告的演员学习,别老抱着产品傻说台词。虽然广告能给明星大笔的收入,但只有保持良好形象,才有可能赚更多的钱吧。
乱喊乱叫式
每天晚上没节目播的时段,各台都会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电视购物,什么免费打的手机、100块钱的钻石、具有各种神奇功能的手表……基本组合是一男两女对着屏幕狂叫,时而夸大产品、时而降价、时而倒计时,花样百出。在一男兴奋地吹嘘产品时,左右两女时常发出尖叫声以表示赞同。
据说电视台这些广告时段便宜得要死,都是成批地卖给广告公司,至于播什么,电视台不见得清楚。只是这些广告基本都是虚假广告,各路审批关卡不知道是怎么让他们蒙混过关的。可怜那些不明真相的观众,上当后或投诉无门,或发现投诉成本远远大于获得赔偿,也就不了了之了。

极度自恋式
自恋的广告实在太多,主要以有几分姿色的女明星代言为主。
陈好代言的某某堂化妆品广告,已经成了朋友们的一个语言游戏。
广告一开始,陈好的圆脸就占了屏幕的三分之二。
陈好(甜美地):羡慕我漂亮吗?
朋友(垂头丧气状):不羡慕……
陈好(暧昧地):看得出我几岁吗?
朋友(瓮声瓮气):看得出……
陈好(娇羞地):女人的脸是会说谎的哦。
朋友(坏坏地):不会说谎……
这则广告时常让我想起几年前一个叫什么丽的粉底。一个衣着华丽的女孩一边跳舞一边扭头问:“看得出我擦了粉吗?”我倒,就好像傻子问,你看我是傻子吗?
这两则广告的共同点都是画面讲究、明星艳丽、谈吐却好傻好天真——谁写的台本啊,真是白瞎了摄影、灯光、化妆……这么多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
发音痛苦式
口齿不清的广告代言人主要来自香港,最典型的是小龙女李若彤的“某某牌,认证美的标准”,声母、韵母、音调都走样儿,听着歪七扭八的,十分痛苦。尤其香港好像特别多产公鸭嗓的美女,声音难听加吐字不清,拍广告简直是天灾人祸。
当然台湾也有不少话不利索的,像某某某代言的某某饮料,要不是事先就知道这个牌子,还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香港台湾的明星说不好普通话,内地明星是说不好外国话。忘了什么广告,郭晶晶一句介绍产品营养成分的“癌喽癌吃替(LHT)”听得人惊天地泣鬼神。其实术有专攻,不能要求郭晶晶跳水好英语也好,但商家确实也没必要非让她自己说台词,这种发音,容易教坏了正在学英文的小朋友。
明星吹嘘式
明星胡乱代言的广告实在太多了,对着自己没用过的产品一通忽悠。
李嘉欣在电视购物节目中代言的黄金叶坠,到了消费者手中从99足金变成了一片黄铜,成本也就16元。一般还有什么不孕不育、认购林地、不粘锅、万能学习机、带8的招商网、包治百病的各种药品,明星带着名人的光环和声誉为商家叫卖,着实令人郁闷。
我国良民一般不爱惹是生非,不被欺负得过分了不奋起反抗。不过反抗的时候就已经被动了,所以想少上当还是出手前要谨慎,多想想。比如侯耀华老先生做了10种药的广告,哪能都试吃过?人得病成什么样才敢吃10种药啊。
虽然明星们觉得自己也是受害者,但不能要名气的时候想着粉丝,害了人的时候就把粉丝忘了,人家毕竟是因为你们才买各种东西的,也要体会一下人家的心情。所以濮存昕说了,药和地产的广告不沾。
装模作样式
这个模式,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参加。
湖南卫视每天都放的一个广告,一个小女孩,不停地扭着身子,摇头晃脑地说某某牌学习机:“so
easy。”一举把旁边的灰太狼吓跑了。
周杰伦的奶茶广告里,女主角先是一脸苦相:“原来当我四(是)奶擦(茶)啊?”当听说奶茶代表美好感觉的时候,她又惊喜地露出甜美的笑容,还十分夸张地眨了一下眼睛,用力过猛的痕迹极重。
还有S.H.E代言的一个饮料广告,三位快30的女主角边扭边跳地说“眼睛原来是某某某啊”,还发出夸张地莫名其妙的笑声。
又想起一个化妆品的广告,陈红面带笑容、配合手势的什么“膨、膨、膨”起来,不看画面,还以为是给枪毙配音呢。
某通讯运营商拍的一系列显示生活需要手机的广告里,一个挺大岁数的女同志,唧唧歪歪靠在母亲身上,特腻地说:“不是离不开手机,是离不开你……”
看完真跟吃了苍蝇一样……
严肃提醒以下单位注意:
商家不要为了省钱不讲创意,用重复的台词和连播的次数绑架我们脆弱的神经。
请广告公司考虑一下大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水准好吧,不要为了达到让人记住的效果,不惜运用假恶丑的手段。
请监管部门认真核实一下广告内容,随便看一眼就感觉不靠谱的东西,就别过关了。
请电视台适当履行一下审查的义务,不要给钱就什么破烂都播,砸了自己牌子很麻烦的。
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0-01/23/content_227721.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