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诚勿扰》精彩对白点评(蔡岫)

(2009-02-20 19:28:19)
标签:

蔡岫

叶问

非诚勿扰

咏春拳

李小龙

分类: 晚报“光影”“文娱”(已结束

2009117日光影版

《非诚勿扰》精彩对白点评

 蔡岫

冯小刚不是一般的贫,他不但以此为荣,而且非常的自信。他曾公开地说,我觉得《非常勿扰》不错,电影院里观众逗得嘎嘎的,影院经理都美得颠颠儿的——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记者说不逗,我觉着凡是正常人,都会觉得这片子好看。

如果说大部分人都喜欢时不常地谈人生谈理想,就借过年让脑子轻松轻松,让冯氏巨贫的对白帮你洗洗脑,公开露出白痴般的笑容或者躲被窝里傻乐,大家都理解。春节的时候记得晒晒太阳,回到单位再继续谈人生谈理想。

                 《非诚勿扰》精彩对白点评(蔡岫)

 

我一直在检讨,为什么那么庸俗,心里那么大地儿,为什么就装不下一男的?腾出一女的去吧,你猜怎么着?填进来又是一女的!

——还是庸俗。

 

你听过一见钟情吗?

我一眼见你就挺钟情的!

——跟傻子对话呢。

 

那我得收费,便宜都让他占了,让我陪怨妇喝酒,你也太不跟我见外了!

——仗义从来都不是女人们的特点。

 

我小姨记性不好。

那……事记不住,人能记住吗?

也记不住,不过您别担心,她重要的人和事都记在本上,你们俩要是结了婚,第二天起来翻开本就想起您是谁了!

行了,您别记了,今儿的事现在就忘了吧!

咱们刚才说什么来着?

——赶快去买哈佛金,专治老年痴呆。

 

你们在一起生活多长时间了?

对你很重要吗?

当然,如果你们感情很深的话,现在一定很伤心吧?

七八年吧,其实现在比那时好多了,在过去的五年里我都不知道他晚上在哪过夜,现在知道他住哪了……

你给他找的地儿吧?

公墓,我现在挺满意的,我什么时候找,他什么时候在!

那是,他要是跑了,就成聊斋了……

——再拍一部《非鬼勿扰》

 

后来我爷爷因为你们沦陷就跟着国军去台湾了。

等等等会儿,你们叫沦陷,我们叫解放。

——行,脑子没乱。

 

孤儿我是可以认可的,可父母双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你说宝马车头插一奔驰的标,总归不太合适吧?

能开不就行了吗?

可要是出了故障,奔驰的配件修不上,宝马又不管修。别的事我可以不劳而获,就娶媳妇生孩子这事,我还是想自力更生,不接受外援。

——十分的有骨气。

 

顺眼这词就低估你了,你得算是秀色可餐,人潮中惊鸿一瞥,嫁到皇室去都不输给戴安娜的那种!

有的人是情人眼里才是西施,不过分地说,仇人眼里你都是西施!

——中邪了。

 

那我属于哪一只股票呢?

从年龄和长相上看,应该属于跌破发行价的那只吧。

要是没人看得上就有摘牌的危险了是吧?那像我这种你是准备长期持有呢,还是短线玩玩?

短线玩玩?你有那爆发力吗?只能长线拿着,有当没有了呗!

那你要是拿了一阵,一直没有坚挺的表现呢?

你放心,我不会傻到只持有你这一只的。总不能都不坚挺吧,我也太背了!?

——拿你就是倒霉催的。

 

长得这么好看,吃了怪可惜的,不如留着生小熊。

——熊也有改良后代的追求。

 

上溯可拍前传师祖严咏春,下行可拍续集徒弟李小龙学艺

对《叶问Ⅱ》的畅想

蔡 岫

《非诚勿扰》精彩对白点评(蔡岫)

    打鸡血、呼啦圈、气功、全民补钙,中国人追风景、爱热闹的习性从未改变过。电影《叶问》热映以后,又有一批人开始拜师学咏春拳,小则强身健体、大则传承武术文化,只是不要成为寻衅滋事的手段就好。

    要说这部电影确实好看,大陆票房过亿,出品人黄百鸣还特意率领主演甄子丹、导演叶伟信等十多人,到粉岭叶问先生的墓地拜祭,也可见黄百鸣将咏春拳进行到底的决心。

至于《叶问Ⅱ》怎么拍,实在空间很大,上溯可拍前传师祖严咏春,下行可拍续集徒弟李小龙学艺。

    前传:江湖上流传的咏春拳起源的说法很多,武术界比较认可的是“咏春”之名为纪念咏春拳的创始人严咏春。严咏春原籍广东,其父严二公于九连山下经营豆腐买卖。咏春自小跟随五枚大师习技,后因见蛇鹤相斗而悟出拳术之道,并得五枚大师修正而武技大成。咏春曾要求五枚大师为此套拳法命名,大师则答曰:你既名咏春,就将“咏春”命名此拳可也。

    咏春之后,虽经历几代传人,但直到梁赞,才得以发展,晚清期间,在岭南一带声名大著。叶问拜师于梁赞的徒弟华公,他对咏春拳的改善及推广,使咏春一派能在香港、台湾及世界各地发扬光大,声名大噪。

    续集:有媒体报道黄百鸣的《叶问Ⅱ》已经锁定李小龙拜师叶问的故事。据说这对师徒的故事更为传奇,叶问教李小龙功夫,李小龙教叶问跳拉丁舞。

    1956年,16岁的李小龙拜入叶问门下。当时李小龙已是颇有名气的小明星,他到武馆时,打扮非同一般:穿着西装,戴着墨镜,头发亮光光的。这样的人,大家都认为他坚持不了多久,果然一个多星期后,李小龙就对枯燥乏味的扎马步和单式操练不耐烦了,不辞而别。不料半个月后,这个年轻人又回来了,原来是跟人比武几乎落败时,他施展起刚学到的咏春“日字连环冲拳”,才反败为胜。李小龙认识到了咏春拳的厉害,此后全身心投入,从不缺课,甚至达到痴迷的地步。李小龙去美国发展后继续钻研功夫,有什么疑惑就打越洋电话回来向叶问请教,并把这些心得全部融会贯通在他后来创立的“截拳道”中。世人都惊奇于李小龙的武学修为,却鲜知其中叶问的一份辛劳。

    前传是起源,续集更有趣,先拍哪部分,就看黄老板的意思了。咏春拳武馆可以准备扩招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