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国没有端午节

(2013-06-12 08:25:14)
标签:

端午

韩国

端午江陵祭

民族精神

文化

分类: 韩国365

     到韩国三个多月中,已经过了好多节日,尤其是五月份,被韩国人戏称为“花钱月”,因为五月份有父母节、儿童节、教师节等等,还包括了阴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正好也赶在阳历的5月。上周四也是一个国家法定的假日,不过我没搞清楚是什么。

     今天是农历初五,国内举国都会庆祝、也有法定假日的端午节。前些年韩国的“端午江陵祭”申遗成功,引起中国民众愤慨。然而,韩国人很多并不知道这个节日,也并没有中国这样类似的端午节,更没有成为法定假日。他们申遗的是“江陵端午祭”,是江陵这个地方一种传统的祭祀民俗活动,时间巧合正好是五月初五罢了,而且规模影响都很小。我的一位中国同事正好知道为这一祭祀活动申遗的老教授,她说当时这位研究民俗的韩国教授希望保存这一民俗活动,因此写了报告递交给UNESCO,而当时负责审批的又恰好是个韩国人,于是就给批了。如此而已。实际上,很多貌似举足轻重的大事,或许都只是个不经意中的偶然。

     然而,韩国“端午”申遗成功尽管是个偶然,不过在韩国的这段时间,我觉得韩国人内心对自己的传统、自己的文化的尊重远远超过中国社会与国人。他们随处都在纪念养育自己的这块土地,感恩孕育自己民族的文化。你听,地铁每次到站便会响起的那段欢快浓郁的韩国民族乐曲,余音缭绕;你看,每逢节日盛典那五光十色的盛装韩服、载歌载舞的热情姿态,历历在目;首尔“景福宫”被称中国人戏为微缩版故宫,仅从规模,难以与紫禁城相比,然而宫门口旌旗招展、鼓乐喧天、气势轩昂的卫兵换岗仪式,却依然保持皇家尊严;仁川机场每隔一两个小时再现的韩国古代帝后巡视仪式,也在帝王的威严中架起现代世界了解当代韩国的桥梁。还有,在韩国娱乐业大潮的裹挟中,我们还能看到一部部成功的古典韩剧,《明成皇后》、《大长今》、《王和我》、《女人天下》等等,这或许在中国天朝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国的历史,一个曾经卑微、贫困的民族。但是,他们从没有放弃,他们保留自己民族的尊严,在这块土地上努力和奋斗,在自己的文化中寻求自己的根,保持着我们现在早已消失殆尽的传统文化。

     早晨,我有时候会看到校车开到我们公寓小区来接幼儿园的孩子。校车停在小区门口的车站,一位幼儿园的老师下来,几个孩子一字排开,先和老师互相鞠躬,然后孩子们上车后,老师向几位家长鞠躬告别,再上车离去。有时候,也会看到一个领着个三四岁孩童的妈妈,在遇到小区物业管理员或清洁员的时候,让孩子向他鞠躬。一个稚嫩的娃娃恭敬地向长者鞠躬,这是天下最温暖、最动人的姿态。我的脑海中怎么也忘不了,每次想起也会十分感动。 

     在韩国,有不少很贴心和人性化的服务。比如,地铁会在某些车厢设有老人专座,而且在等车的站台上就会有标志,老人只要在有这个标志的位置等候就好了,这节车厢会停在面前。无论多少人站着,没有人会去坐老人专座。在韩国的地铁站上下除了楼梯,都有电梯为不方便的人使用,因此常常会见到自己坐轮椅出门的人。那天在地铁“三成”那站,还看到上下的楼梯口可以随时使用的供轮椅上下的一个设备,正好有工作人员在放下来,为一个坐轮椅的乘客服务,我便拍了下来。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都安有母婴台。所有的公共场所也都安装饮用水,并有一次性喝水的小纸袋——可能从环保的角度来说有点点浪费,不过纸袋很小也很简单,仅为一次性使用。所以中国人凡是出门习惯带水杯,韩国人便很少有这样的习惯。此外,在韩国超市买完东西,如果自己没有带购物袋,可以在超市门口取废弃的纸箱装买好的物品而无需再用塑料袋等等……我想这些,既是韩国现代化文明社会的一个表现,也是对自身文化的一种发扬。就算不申遗,却是最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

    无疑,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历历可数、博大精深,或者可以用各种成语来形容。然而,我们尽管有很多吃粽子、划龙舟、吃汤圆等等遗留的物质的文化形式,但是我们对文化的恭敬,我们对他人包括长者的恭敬心,我们对民族的尊严的思索,都在哪儿呢?我们还有流淌在血液中、镌刻在内心之中不能被挥发的精神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