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后日记节译(3)

标签:
国际象棋文化 |
分类: 象棋杂谈 |
(按:下面翻译的是本书所录作者第一个对局的一段评注)
1.e4 e5 2.Nf3
Qe7?(按:作者执黑)
少儿象棋教练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不是如何解释——在孩子们花在象棋上的那点时间里——游戏规则和下棋的基本原理,而是怎样找到足够的时间,使孩子们熟悉理论变例。除此之外,你还要考虑到,出现在少儿象棋联赛中的主要开局变例是严重偏离既定的理论的。弃兵,弃子,设陷阱,是你大多数时候看到的。实际上,告诉你的学生,走三步棋达到一个预定的目标(例如将死),比花几小时解释西班牙开局的微妙之处,要容易得多。
因为爸爸和我把大多数时间花在强化中局和残局上,我的开局知识非常有限。我只在比赛之前临时研究几个对局,如此而已。我的主要思路是尽早走出开局阶段,而不致有重大亏损。在2.…Qe7之后,我至少懂得我的计划,这就意味着我知道自己下面几步将会怎么走。同样重要的是,我的对手立即就得独立思考了。
……
(第一章,有作者第一次出国去匈牙利比赛,因为国象部的官僚忘记买飞机票而未能成行的憾事,后来又有因去法国比赛,顺便去巴黎一游,结果花得一分钱不剩无法回来,作者又开始下彩棋,最终与他下彩棋的对手慷慨资助了1500法郎的难忘经历……早年贫穷的家庭迫使她爸爸为筹钱参赛而费尽心思……)
……
95年的这些不幸迫使爸爸和我更加努力学习了,结果,爸爸设计了著名的象棋程序——“亚历山德拉”,它成了我学习残局的好工具。每当爸爸因生意外出或寻求资助时,这个程序就成了我的教练。我能在电脑屏幕前花几个小时,以尽量多得一些分。
……
在1996年夏天(按:时年十二岁),我得到了我的第一个官方等级分,我记得,那还象昨天一样清楚,在国际棋联1996年7月1日的等级分榜上,我进入了20岁以下女子前十名的行列,2295分!
……
你需要终生在开局库上努力。对于一个教练来说,只教孩子们开局陷阱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但是,他必须懂得,孩子们终将从弃兵开局转到标准开局;这样做越早越好。……
(我)经常面临如下的选择:是继续参加业余级别的比赛呢,还是成为一个专业棋手;是继续参加少儿的赛事呢,还是转而参加成人赛事;是只参加女子的赛事呢,还是开始与男子对抗。就象在生活中一样,在我们象棋的行当中,我们经常要做出在后来看上去很关键的决定。在1997年,……我早早转到成人赛事,经常带着遗憾地关注少儿赛事,……这也许是我后来开始设立每年一次的亚历山德拉·科斯坚纽克杯的原因,每年为参与者创造一个真正的象棋节日。
这就标志着我的象棋生涯的第一个阶段的结束,和某个完全不同的阶段的开始:在成人象棋中求生存。因为我已习惯于在少儿赛中拿奖,在开始与成人对抗时,胜利不会很快到来,当我出错的时候,我得经受痛苦、失败和绝望;但是逝者如斯,最后的结果确实证明了1997年的困难的决定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