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

(2016-06-11 19:06:35)
标签:

大圆满

禅定休息论

南怀瑾简释

分类: 观虚斋阅记

        近读南怀瑾先生讲述的《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台湾,南怀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6年5月),此书是南先生1979年所讲,由学生的笔记整理而成,前7讲经过先生的审阅批改。吾阅此书,发现错漏颇多,今略举数例如下。因7 讲之后南先生未审阅,错误可能是学生误记,故所举错漏仅限前7讲范围。

    一、“前叙”第5 页,“红教修法,除灌顶、加行、持咒、观想以外,则以大圆满为最盛。”此语未周,盖红教修法即是大圆满,“灌顶、加行、持咒、观想”,皆属于大圆满修法之前行、加行部分,且“观想”不成独立法门,在正行中亦有观想故。

    二、“前叙”第7 页,“名无垢光尊者所作。解释之者,乃龙清善将巴所作。”南先生误以为本论解释者另有其人,实即无垢光尊者之藏文原名之音译。无垢光尊者,即龙清巴尊者,其作品中多有颂论并自释之者。

    三、南先生此书总体上仍多提点,有其智慧之流露。然亦往往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整体语脉,而错解原文也。可见南先生学术功底不够,其受学者们之批评,亦非无因也。此种错漏甚多,如:

    1、第39页,“名称者乃系属字”中的“名称”,是指经文题目中的“名称”是“系属字”,而南先生错解为前文中的“清静是形容辞,都是连接的宾辞,不是主辞”云云。

    2、第40页,“夫具德者,乃自然之智慧也”,此处是解释“具德”的含义,“夫……者”,是语气引导词,而南先生则解释为“圆满具足福德智慧,叫具德者”,以“具德者”连读,误。

    3、第99页,“善知舍”是指对于那些不利修行的地方善知舍离,而南先生解释为“你那智慧,善的方面都会丢掉的”,误。

    4、第101页,“四宝门”南先生解释为“法、财、侣、地,也就是四皈依”,此错解也。本论只论及“所修处,修的人和所修的法”三者,不可对应“法财侣地”四者。此四宝门,乃指前文“息增怀诛”四坛场也。

    5、第104页。“如法之田土相似”,此处以“田土”喻修法有基础,南先生以“福田僧”解释之,未契原文也。

    6、第149页,“见修不违虔修法”,指见与修二者不相违背,虔诚修法;而南先生解释为“见道、修道不违背虔诚、诚恳”,不合原意。

    7、第186页,“获圆灌即生起二”,“生起二”指生起本尊和坛城,南先生解释为“以生起次第生起福德、智慧二资粮”,误。

    8、第195-196页,解释“令成熟灌顶,及令解脱生起圆满”之“成熟”与“解脱”时,完全是随意乱解。此处“令成熟”是形容“灌顶”者,“令解脱”是形容“生起、圆满”二次第修法,即通过灌顶令根器成熟,通过修生圆次第令得解脱。

    9、第197页,分三项解释灌顶义,其中第一项“决定灌顶数”,即决定灌顶有几种的意思,第二项“决定义理”,南先生将两者混合解释为“决定次序数字的意义道理”,误。

    10、第201-207页,以四灌顶配四种见,初瓶灌,配唯识见;次秘密灌顶,配中观见;三智慧灌顶,配密咒见(生起、圆满二次第);四文字灌顶(句义灌顶),配大圆满见。南先生居然把三、四灌统统纳入第二灌(秘密灌)来解释,将智慧灌顶和文字灌顶解释为秘密灌顶所体现出来的境界,全乱套了。

    南著中,此类错误颇多,此仅举其大者也。此书一出,恐损南先生之声誉,对密宗之基本知识都不通啊!一叹。

    这里只是就事论事,不涉及“自赞毁他”及自我也。吾一向尊重南先生的修证成就,但于其学术错误,亦不得不客观指正也。

    关于南先生的学问,与他的成长经历与个性特质有关,南先生未受过正规的教育训练,个性又不拘小节,也瞧不起一般的学术,又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故导致他谈学问的地方问题多多。这并非南先生主观上不重视学术的严谨,确属客观上的局限。有些粉丝盲目崇拜南先生,把他的学术局限也当成其卓越品质,甚至看成是南先生有意为之,此则厚诬南老了!

    南先生是读古书的人,当然有很深的文字功底,但对于一些稍古奥的文言文,他不认真考究,常常望文生义,这也是个毛病。有人说南先生是“六经注我”,不必从学术上去追究;但此仅适合谈自己的思想,不适用于讲述经典。曲解、错解经文,是不能用“六经注我”来加以辩护的!我今天可以清晰地看到南先生的局限,他的书我几乎都看了,发现的问题确实不少。但一般读者不可妄加评论,只管好好学习南师之长处即可。

    南师有其短板,吾人当学其所长也!若因其短而不敬其长,此不可也;若因其长而护其短,此亦偏也。当礼敬前辈大德,勿轻议也;然亦唯真理是求,勿迷信也。

    我曾经于密宗诸派稍加研究,尤其是于陈健民上师之全集中得窥密宗之系统;去年亦曾花了几个月专研藏密,读过无垢光尊者的《七宝藏》等书,故于此《禅定休息论》不陌生也。南先生适合讲自己的体会,不大适合做学问、讲义理。我个人受益最大的,还是他讲自己的修道思想的书,如《如何修证佛法》、《习禅录影》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