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虚斋答问:如何面对修行路上的问题?

标签:
无明系统智慧系统转轨静心的科学 |
分类: 观虚斋问答 |
我在做事情的时候,标准越来越模糊了。第二个,最大的困境就是在修行的路上,如果修行很好的话,肯定会越来越增加你的正能量;现在自己还在比较浅的阶段,就是有好多障碍。我倒是理解了有许多人会选择出家,他也许是暂时避开一下,等他能量够了,他再回来。最大的压力还是怎样去面对世间,尤其是还有孩子、还有老人,有来自亲人的反对。
有时候,在修行的路上,就是在你没有修行之前,你可能已经有一套自己的系统,包括你的价值观、人生目标,还比较清晰。把企业做大,赚更多的钱,让家人生活得更好,物质生活更美好,有一些常人的那些理想,这个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一个相对成熟的自我系统。这是我们一般人的情形,如果没有这个相对成熟的自我系统,一般人是没法活下去的,所以这个自我系统也很重要,就是让我们人活的比较正常。
现在我们开辟的是另外一个系统,是要自我解构,然后达到自我超越,这是智慧的、向上的灵修系统、灵性系统。这个灵性系统,它跟那个自我系统是矛盾的,是要相互斗争的。我们处在中间的位置上,我们不完全是一个智慧的人,但是我们又不满足于成为自我系统的一个自我满足的人,那么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矛盾、碰撞。
这就是“双轨制”带来的问题,是价值双轨制。一方面你是个常人,但你又知道某些灵性的概念,或者灵性的境界;你对自己有新的要求,但你可能又做不到。很多修行人有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要慈悲,但是我还是慈悲不起来,怎么办?我知道要这样,但是我又做不到,我又不甘心这个,又想得到那个,而那个又得不到,这就导致很多的问题。
现在我们要将双轨制最后变成“一轨”,这个“一轨”不是回去,回到俗人的老路上去。有的人修了半天就又回去了,他觉得修了半天,修不出什么东西,还是回到我原来的轨道吧,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回到原来的系统,也是一个单轨制的平衡,但是这样的话,你虽然是一轨制了,但是你人生的意义还是失去了,你最后还是会不满足。因为你已经知道某些新东西了,你最后还是不会满足这个系统,最后还是会心里面纠结。也就是说退回原有的这个系统,可能暂时解决问题,但不是根本的解决。根本的解决是把“这个系统”完全转到“那个系统”。也就是说我们真正进入灵性之轨道系统里面,它能够完整地解决所有的问题。
之所以解决不了,是因为我们对这套系统还不熟悉,还不透彻,还不到家,那么方法是要提高自己,包括对整个修道的、灵修的这个体系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不是偏见的把握。按照严格地真正地修行的道路的话,它对生活不会造成任何问题,反而会促进你的生活。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我们很多是没有真正理解它,就会造成很多对立。
就像我们讲的,静心是你内心世界的改变,你的内心越来越祥和,越来越统一,越来越喜悦。这种修道的方向,那你家里人反对你干嘛?他反对的一定是某种别的东西,比如你学佛,你要出家,他怕你离开他了,他反对这个;学佛就一定要怎么怎么样,然后我们就跟你没法一块生活了,他反对的是这些形式的东西。他不是反对你越来越智慧,不是反对你越来越觉知,不是反对你越来越喜悦、越来越平静,这些肯定不会反对的。
所以如果你修行,要走在正确的方向上,要得到正受。要有智慧的话,你自己会更平衡、更和谐,那么你会把这种平衡、和谐带入你的家庭,他们没必要反对你什么。你没有东西要他反对,你比以前更爱他,更关心他,更觉知。你转化了自己,慢慢以后就会影响他了,他发现,呀,修行原来这么好!看来是有点道理的。你把一本适合他的书给他看,引导他,一开始你不要把宗教的书给他看,宗教一般人是很排斥的,就选这种讲智慧,生活的道理,人生的追求,这种正向的作品给他一看,哎,因为他也是不断地追求人生更美好的东西,而静心是如此美好的东西,他为什么要反对呢?他不但不反对,他还跟着你一起走!
就像我们在座的有很多夫妻都是一起修行的,他反对什么?他要互相帮助对方去修行,修得更好。有问题是因为你修得不够好,他希望你修得更好。而不是说你不修行就可以,不修行两个人更吵架,因为两个自我在一起,肯定要打架。你修行哪怕是没有达到无我,但你的自我已经淡薄一点,这个关系就已经好处一点儿。你吵架的时候,你一想,哎呀,我的自我中心又呈现出来了,我一观照,那就不吵架了。这脾气也更好了嘛!
这个方向上要完全转过来,把那个世俗的那一套慢慢统一到灵性这上面来,让你的灵性成长越来越进步,然后你的生活会越来越开阔。具体的很多的问题、矛盾,在你的成长过程当中,要有足够的智慧去面对它,解决它,而不是逃避它。
很多修行人出问题,就是他是逃避的心态;或者是自我欺骗、自欺的状态。很多修行人自己骗自己,或者自己都做不到的东西,拿去要求别人。他又不想做俗人,他又做不了圣人,然后他拿一把圣人的尺子不断地量别人。他知道修行的道理,“你这个是自我中心”!看见了别人的自我中心,恰恰是你自我中心最强的时候;发现别人这个问题,那个问题,恰恰是你这个内心有问题的时候。真正的修行不是去看别人的问题,而是看自己的问题。你化解了自己的问题,才有可能化解更多的问题。所以方向上,一开始不要去用修行的道理要求别人,你可以和光同尘,跟没修行人是一样嘛,他甚至看不出来;等到你慢慢自己变化了,他才看出来,哎呀,你最近怎么变化这么大?好,你再告诉他,我最近在修什么,这就没问题了。
(选自戈国龙教授的演讲:《静心的科学》,2013年9月8日于北京,新弘笔录)
观虚书院课讯:为方便学员更好地安排时间,观虚书院原定于2014年9月19-21日将于北京天开寺(房山龙门生态园景区)举办的《宗教智慧与大道养生》秋季课程,将改为2014年10月2-4日举办,欢迎报名。我们将根据报名时间的先后录取学员,满额后的学员自动归入下一期。
【联系方式】:
-----------------------------
以真理的如是为力量
以智慧的感召为魅力
以法界的无尽为胸怀
以诸佛的愿力为导向
继孔圣绝学,传太上道脉,续佛祖心传,融三教于一体,会万化于一心。
观虚斋主戈国龙,学者,精神导师,观虚斋教学创始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多年来学修并重,佛道融通,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现代运用,继承传统,面向未来,成立观虚书院,发展观虚斋教学事业,为现代社会服务。
观虚斋教学是继承传统、融会新知的新型教学体系,呈现了一种系统而又开放的全新框架,任何宗教或无宗教背景的人士都可以从中获得一种对精神成长与灵性奥秘的普遍问题与根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并超越诸修行方法间的藩篱而进行更深入和有意义的探索。
微信公众账号“观虚书院”(微信号:guanxushuyuan)推送的内容精选自观虚斋教学中富有启发性、原创性的智慧教言,以语录、对话及短篇为主,同时,也及时推送观虚书院的教学资讯及观虚斋主戈国龙教授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