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生祛病论

(2014-06-23 14:43:56)
标签:

健康

养生

祛病

分类: 观虚斋妙悟

观虚按:2014年6月21日下午,斋主应邀出席宗教所道教室“道教学术研究沙龙”并做“丹道与养生”的专题演讲。吾略论及丹道之理及其与养生之关系,然以时间限制,仅举其梗概。今略申未发之义,以为补充。有关观虚斋教学的“四层生命结构模型”理论,请观《灵性的奥秘》一书的相关章节及《静心:内在生命的科学》一文,即将出版的《宗教智慧》系列亦将专题论及,有兴趣者可留意。2014年6月23日记。

 

人的生命是精(物质结构)、气(能量结构)、神(信息结构)、虚(本体结构)四层结构密切关联、相互贯通的整体系统,每一层都与整体生命全息贯通。

全身无处不丹田,全身无处不经络,生命之“活力”(能量)之畅通乃养生之要义,故能量结构之“通”与“滞”乃健康与否之中心枢纽;心无二,心灵之状态又与能量气脉之状况密切相关,故心法为一切养生之主心骨也。灵性主人之能觉常明,则又心法之最高体现也。

故无论疾病、健康,皆当观其四层结构之整体表现,而养生乃养其四层之整体生机、增进其综合健康也。又,每一层之疾病与健康皆与其余各层之疾病与健康息息相关,通其一层亦可影响全部生命之系统。以缘起性空之正见观之,则无任何独立不变之生命局部,每一局部都与整个生命系统相贯通。故无独立之疾病,每一疾病皆是整体系统之功能失调;无独立之治病方式,每一治病方式都作用于整体生命而调节其阴阳平衡。

人体四层,以其支分论之,则头绪纷纭,万病丛生;然综合观之,则又万流归源,统由一心一使之然也。正心,则通无滞;通无滞,则百病消除。病既无独立实体,乃为整体功能失调之表现;则治病亦无独立对症之方,宜正心通以调其根本。

故治病之方法,不必拘泥于某病某症之局部细节,凡以有效手段能调整生命之整体功能者,皆可真正治病也。否则,即使消除了症状,亦只是暂时降伏,其生命之功能失调未解决,病根仍在也!若能以一法一术,或以心法直接入手,或以动作通其经络气脉,持之以恒地坚持修炼,必能至真贯通之效果;以人体全息相通之理,则能有效治愈诸种疾病也。

故疾病与治病之药,皆为广义。凡人体有滞有碍,心有烦恼恐惧,皆为疾病也;凡能调整阴阳,增进人体正,促进经络气脉之畅通者,皆为良药也。食物有四层,疾病有四层,则治病之药亦有四层也,常规之医药仅为第一层物质结构层面之药物而已!

通达之人,则一举一动,一念一行,皆可为治病之良药也。如中医之按摩拍打,直接疏通经络气脉而治病;王善人之伦理讲病法,直接疏通人的心理纠结而治病,此皆第二、第三层之直接治病法也,与打针吃药之针对第一层面之治病方法迥异。

故养生之道,若能真正增进四层结构之健康功能态,则不仅为促进健康之养生方法,实亦为治病之有效途径也!以养生法治病,不必知其病由、病名,不必依赖医生、药物,自家本有长生药、不老丹,调动自身之无限潜能,恢复生命固有之自调节、自康复之功能,心正通,则万病可不治而治,身体可不药而愈矣!

 

 

观虚书院课讯:为方便学员更好地安排时间,观虚书院原定于20149月19-21日将于北京天开寺(房山龙门生态园景区)举办的《宗教智慧与大道养生》秋季课程,将改为201410月2-4日举办,欢迎报名。我们将根据报名时间的先后录取学员,满额后的学员自动归入下一期。


 

【联系方式】:

    新弘:13691365962;贺临:18611196100


-----------------------------


以真理的如是为力量

以智慧的感召为魅力

以法界的无尽为胸怀

以诸佛的愿力为导向养生祛病论

继孔圣绝学,传太上道脉,续佛祖心传,融三教于一体,会万化于一心。观虚斋主戈国龙,学者,精神导师,观虚斋教学创始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多年来学修并重,佛道融通,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现代运用,继承传统,面向未来,成立观虚书院,发展观虚斋教学事业,为现代社会服务。  观虚斋教学是继承传统、融会新知的新型教学体系,呈现了一种系统而又开放的全新框架,任何宗教或无宗教背景的人士都可以从中获得一种对精神成长与灵性奥秘的普遍问题与根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并超越诸修行方法间的藩篱而进行更深入和有意义的探索。

  微信公众账号观虚书院(微信号:guanxushuyuan)推送的内容精选自观虚斋教学中富有启发性、原创性的智慧教言,以语录、对话及短篇为主,同时,也及时推送观虚书院的教学资讯及观虚斋主戈国龙教授的最新动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