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生命的真相》

(2012-10-22 18:35:00)
标签:

葛吉夫

第四道

生命的真相

杂谈

分类: 观虚斋阅记

 

读完了《自我观察》和《生命的真相》这两本与葛吉夫第四道相关的书。葛吉夫的体系是观虚斋教学重要的思想源泉之一,我曾经多次阅读葛吉夫的《与奇人相遇》、《来自真实世界的声音》、《Life Is Real Only Then,When I Am》;邬斯宾斯基的《探索奇迹》、《第四道》、《人可能进化的心理学》等葛吉夫体系的作品,非常欣赏葛吉夫的教学体系。不过,这次读的两本书不是葛吉夫本人的作品,也不是讲述葛吉夫本人的体系,《自我观察》是第四道的修习者写的基础读物,《生命的真相》是葛吉夫的传承者对第四道的修学体会及内观笔记。对那些不熟悉葛吉夫教学的读者而言,《生命的真相》将带来更多的冲击与启迪;但对于熟悉葛吉夫教学体系的人,这本书里面似乎缺失了某种东西,没有了葛吉夫的高度与味道。当葛吉夫的首席大弟子记述她自己的工作体验与工作进展时,她已经完全是她自己的“第四道”版本,带有她自己独特的印记。《自我观察》讲了些第四道基本的概念,可以作为第四道的入门读物;而《生命的真相》则是一系列的修习第四道的观察笔记,虽然我不否认她的扎实功底与深度,但毕竟只是一种她自己的探索性的记录,并没有完整的体系化的论述。尤其是《生命的真相》其论述的风格很像克里希那穆尔提,是一种内观反省的记录,有一种喃喃自语的“自恋”的味道,笼罩着某种沉闷无聊的气氛,并未顾及读者的兴趣与需要。这种风格我是不大喜欢的,因为缺少那种来自成就者针对修道人的有意识的设计与引导,而只是从“道位”来如实描写其中的问题、挣扎、探索与洞见。读葛吉夫,我能接受到一种震撼式的影响与感染;而读《生命的真相》则颇觉乏味,没有多少能加持我的东西。但我还是一字一句地读完了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仍有其独特的价值。这是一本典型的“修道现象学”风格的著作,作者没有从任何已有的教条出发,摆脱了现成的知识体系的影响,而是直面自己的人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在修习第四道过程中的观察与体验、对葛吉夫工作的理解与收获。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新的写作方式与工作方式,以内在修道世界为描写对象,如实记录其中的“风险”与“风景”就可以成为一种修道现象学的研究成果。当然,作者用于描述的语言、所关注的问题都还是在第四道的语境中,有些陈词也只是第四道系统内的“逻辑结论”,并非全是直观经验的描述,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地无所依凭地写作。不同体系的修道者对自身修道现象的观察与描述完全可以大相径庭,这也是为什么我读《生命的真相》时有时觉得其所描述的问题仍是个体性的,不是真正普遍有意义的问题域。但作者在第四道的范围之内所做的观察与描述仍是细致入微的,随着作者的思路前进,我们会自然地升起一种观察,与作者同频共振,获得内在工作的意识提升与智慧洞见。这正是修道现象学的意义:它引领我们进入自觉观察的领域,意识到生命的现实处境及其可能发展的方向,内在工作所面临的多层结构与层层深入的意识体验,阅读本身变成了内在工作的过程。我推荐读者仔细读这本书,这是一个不断地打破自己惯性阅读而开启一种有意识阅读的新旅程。以此为契机,我打算再重温葛吉夫体系的系列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