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初实相的开显
(2011-12-25 07:59:54)
标签:
我世界实相教育 |
分类: 观虚斋妙悟 |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假象的世界,包括我们所说的“我”,不过是一种自我设定的形象或思想念头而已。
真的有一个具恒定自性的“我”存在吗?如果我们仔细追究我们所自称的这个“我”,就会发现这个“我”并没有真正存在过,它在不同时候、不同场合有完全不同的“所指”,它不是一个“我”,而是“一群我”。
这些“诸我”之间,存在着矛盾、斗争与不协调。如果这个世界要走向太平,首先必须使我们自身的“诸我”得以和谐统一。
我们观察世界,被观察的对象似乎独立于观察者之外;然而这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真相是观察者与观察的对象是融为一体的。
当作为观察者的“我”本身即是浮游不定、存在种种不同的意识状态时,“我”所观察到的“世界”必然也是变幻不定的。“世界”只不过是依“诸我”的不同形象而设定的不同的“图画”,每一个人以及一个人的不同的意识状态,其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
在此意义上,“我”及“世界”都是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下呈现出来的“假象”,并无不变而独立的自性,此即是说一切存在现象其自性是空的。
我们所谈的“我”,其实只是浑然无分的意识自性的一个投影;追问“我是谁”,就是由我之表象而回溯其源头,让纯粹意识的大海自己呈现出来。
这一自性之证悟不再是一种对象化的思维所把握的认知对象,而是超越于二元认知模式的原初实相的开显,这是一种亲证的体验而不再是一种有关对象的知识。
在此境界中,一切二分的言说了无实义,因为言说及言说者皆为一体,观察与观察者无二无别。
无限意识被遗忘而追逐于念头之波,起种种虚幻执着,此即小我之意识;超越小我意识而不再为念头所打扰,回归无限意识自身,此即佛性之开显或真我之证悟。
而所谓佛性,所谓真我,皆不是二分思维模式下的“主体”,因为没有“客体”与之对立,此乃超越言说分别、浑然一体之“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