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私房菜单
(2012-03-07 17:19:31)
标签:
金圣叹钱穆王明阳传习录近思录图书馆学幸福国学文化 |
分类: 身边国学谭 |
“金钱”私房菜单
——说说金圣叹、钱穆的国学经典基本书目
王扉
一般人以为我大学念的是中国文学系,其实不然。我在东北师大本科四年念的是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专业。近日有位师兄在Q上给我灌迷魂汤,称据他所知,今日中国学历背景为图书馆学的社会名银至少有两位:第一位是百度的李彦宏,第二位就是幸福国学的王扉。我说,你尽瞎扯,我又不二,论所谓的名气,李彦宏未必是第一。图书馆学子人才济济、藏龙卧虎。例如,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美国的图书馆学硕士;旅日的知名作家萨苏,北师大的图书馆学毕业生……
记得作家萨苏曾在一个访谈中说,他刚上学那会儿系名还叫图书馆系,入学后不久系改名,成了图书情报系。专业还是图书馆学专业,但系名这么一改,这一下子平添了不少神秘感,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居然很不靠谱地和007的职业貌似可以挂上钩。也算平生一大趣事。同为图书馆学子,我也有和萨苏类似的体验和记忆。我上学时是图书情报系,上着上着就变成了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子李彦宏的百度百科说,图书馆学专业,“主要学习图书馆学与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文献学、目录学、信息学、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文献信息搜集、处理、研究、开发与传递的技能”。
无论是图书馆学,还是信息管理,细细说来其实对我今天的写作助益不少,特别是我从媒体人士转型成为国学研究者,这个专业的知识训练,对我起到了一种类似幼功的作用。像当时为了混学分念的古籍整理、目录学、文献检索这些专业课,多年以后才知道他们竟然是我治学的登山杖和大力丸。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历代的学者向来重视目录之学。老子本身就是西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给他的弟子们开出了史上第一个经典阅读书目——“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诗是《诗经》,书是《尚书》,礼是《周礼》,乐是《乐经》,易是《周易》,由于乐经的失传,后人便将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也就是“四书五经”中的“五经”。而“四书”的说法则是南宋的朱熹首倡的提法,也就是他开出的一个书目——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明代的大文学家金圣叹,对儒家的“六经”不以为然,标新立异地提出了一个“六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他认为天下文章的写法尽在这“六才子书”里,读书人可以把心思用在涵养品味这六部书,而不用去钻研“六经”。
现代国学学者钱穆(字宾四),也曾开了一个“七本书”的最基本的国学书目。将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等七本书,列为中国古代有关人生修养的必读书。论孟老庄这四本大家都比较熟知,在此就不解释了。我们重点说说后三本:坛经、近思录以及传习录。
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六祖慧能的言教,也是中国佛教著作中惟一被尊称为“经”的。慧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名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据传当年他就是以此偈完败师兄神秀,被禅宗第五祖弘忍相中,传其衣钵,定为传人。
《近思录》是朱熹和吕祖谦二人共同编订的一本宋代理学入门语录。“近思”二字取自《论语·子张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其用意在于希望学子能恳切发问,多思考当前问题,由近及远,由低而高,体悟实践仁德,臻至圣人的境界。
《传习录》则主要汇辑了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讲学语录及论学书札,是王明阳讲学论道的经典作品。“传习”二字也是取自《论语》,是学而篇里的名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处的“传不习”的“习”,与《论语》开篇的“学而时习之”的“习”一样,不只是温习、复习,更是练习、实践。学而不习,不如不学;传而不习,不如不传。这应该是《传习录》这个书名的寓意。
为了方便记忆金圣叹与钱穆这两份很有个性的国学经典私爱书目,笔者编了一个顺口溜:庄骚史杜水西厢,才子必读金圣叹;近思传习钱宾四,论孟老庄六祖坛。标题——“金钱私房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