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扉
王扉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342
  • 关注人气:2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嘴戏有钱:一毛不拔OR不读书?

(2011-12-13 20:57:00)
标签:

文化

分类: 身边国学谭

有嘴戏有钱,拔毛一嘴毛

 

王扉

 

 

前几天,周末。在深圳一家超五星级酒店举办的一个所谓的高端论坛上,看了一场好戏。

一场关于“有钱真好”还是“有嘴真好”的戏。

戏的大致情节如下——

论坛开幕时,有本地某重量级嘉宾致辞时,由衷地感慨了一句,有钱真好。结果被随后上台某京城来的“演讲大师”小小的刺了一下,说说得真好,但只说了一半,漏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接下去,就是这位“演讲大师”炫技式的T秀,拉拉杂杂扯了一堆不靠谱的革命家史和威水八卦。

这位打北边来的老人家,在现场并不满足于“自摸”,还爱玩互动。他冷不防地在台上掉了一句书袋:“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然后随机点台下的嘉宾起立解释。让我意外的是,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古文,居然让坐在T台周边的多人张口结舌,答不上来。简直就是合演“一老戏众贾”的行为艺术。

而坐在白金VIP区的笔者,也因此从看戏的人沦为了周边嘉宾的“古文教练”,一遍又一遍地给在笔者左右以及身后的嘉宾解释《孟子》的这一句话。以致周边的人都直怂恿笔者上台,说免得那北佬欺我鹏城无人。

如果不是这时那老人家自己收了,笔者可能就要站起来:你调侃人家说有钱真好,但如果“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只要拔一根汗毛就可以有利天下,也不愿这么做)算什么好?你那是有嘴真好,但有嘴说不清“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算什么好?

孟子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真的是讽刺自私的人吗?你老人家这样的解读跟那些解答不出来的人相比,也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罢了。子亦不达夫子之心也。

孟子说的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孟子说,杨子主张为我为己,即使只要拔一根汗毛就可以有利天下,也不愿这么做;墨子主张兼爱众人,即使摩秃头顶,走破脚跟,只要有利天下,也情愿去做。而子莫则采取两者中间的态度,执中则接近于大道了。(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

孟子的态度很明确,杨子的为我和墨子的兼爱,都是剑走偏锋,思想有点极端了。只有把两者中和中和,既要有个人利益观,也要有集体利益观,这才是中和之道,也就是孟子激赏的“执中”。

说到杨子以及他被孟子引用、被世人误解的这句名言,我们还得多说几句。杨子,即杨朱,在《庄子》里又作阳居。先秦早期的一个道家人物。道家经典《列子》中有《杨朱篇》。在该篇里记载有这么一段故事: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说:“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干不干?” 杨朱说,“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禽滑厘又问,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杨朱不再回答。

禽滑厘出来后,把这事告诉杨朱的学生孟孙阳。孟孙阳说:“你们是不懂先生的用心啊!还是让我来替先生说吧!请问,如果有人提出,触犯你的肌肤,给你万金,你干吗?”禽子说:“干!”孟孙阳又问:“砍断你一条腿,给你一个国家,干吗?”禽子不说话。于是孟孙阳说:“与肌肤相比,毫毛是微不足道的;与肢体相比,肌肤又是微不足道的。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是,没有毫毛,就没有肌肤;没有肌肤,就没有肢体。一根毫毛固然只是身体中的万分之一,但是,难道因为它小,就可以不当回事吗?”

其实,在《杨朱篇》里,杨朱不但说过“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还说过“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而且这两句话连在一起,其后还有:“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这就是说,牺牲个人来满足社会(损一毫利天下),不可以;牺牲社会来满足个人(悉天下奉一身),也不可以。社会和个人是对等的,谁也不能损害谁。只有个人和社会都不受损,都不牺牲,才是“天下大治”。

杨朱的这些言语中有真正的大觉悟和大智慧。尤其对于《物权法》已经通过,而各地依然不时传来强拆事件的今日中国。做个“一毛不拔”的钉子户,有时比被无良的官员和房地商以大局观、发展论诱导而“摩顶放踵”地牺牲掉,更值得敬重。

今天的中国,有钱的是真好,有嘴的也是真好,但有杨朱、孟子这般智慧的人是那么的少。真是:有嘴就能乱吹嘘,遍地“大师”群魔舞。天下英雄谁敌手?原来都是不读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