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扉
王扉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342
  • 关注人气:2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聖凱法師(二): 活著就是一種美麗

(2006-04-04 12:02:19)

在採訪結束時,聖凱法師送給我們三本他的著作。除一本《中國漢傳佛教禮儀》外,其他兩本都是他的散文隨筆集。 記者驚喜地發現,年輕的聖凱法師不光是一個「學問僧」,還是一名「才子」。本來採訪因遲到就已經耽誤他午間用膳的時間了,但他還是執意要領我們參觀法源寺。「難得來一次,我帶你們好好看看。」

法源寺又名憫忠寺,建於唐太宗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是北京最古老的名剎之一。原是唐太宗為悼念陣亡於遼東地區的10多萬名將士蓋的忠烈祠。北宋皇帝欽宗被金人擄至燕京,便是關在這裡。南宋遺臣謝枋得被俘至大都,拒不降元,也是關在這裡直至絕食而死。李敖的小說《北京法源寺》一書中也描述說,明末袁崇煥和清末譚嗣同的遺體,都曾在這裡停靈,並由法源寺和尚做法事。聖凱法師感慨地說,這裡的一磚一瓦都藏著歷史。

在觀音閣前的小路上,聖凱指著路旁的丁香樹說,「你們這個季節來有點早了。再晚些時日,等丁香花開了,這裡是一片沁人清香」。觀音閣又稱憫忠閣,現陳列著法源寺歷史文物。唐代陣亡將士長眠與此,有丁香花為伴,應該是不寂寞。在觀音閣後的藏經樓,聖凱法師指引我們看一具明代木雕佛涅槃像,它長達十米,由一塊整木完成,據說是北京最大的臥佛。臥佛面容微笑,似睡未睡,有一種生的莊嚴。我不知怎的想到與它相距咫尺的長眠於前面憫忠閣下的英靈。

回來後翻閱聖凱贈予的隨筆集子,發現其中有一篇名為《活著就是一種美麗》的散文。在文中,聖凱寫道:「清明是祖先聰明地為我們設置的窗口,讓生者和死者在這裡相視對話。在細雨濛濛的春天,在綠草幽幽的原野上,喧囂浮躁的現代人暫時安靜下來,聆聽先人的聲音。……其實,活著本身就是一種美麗。生命自它誕生的剎那起,就在與死亡做一生的搏鬥。」

生與死,常常只是一線之隔,佛說:生死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即成來世。……其實,在無限的未來生命中,我們目前需要探索的只是活著,在活著的時候做一件件生前死後都將無憾的事,在無限的宇宙、無限的時空和無限的未來之中,走完屬於自己「活著」的那一小段歷程。

最後,他寫道,我們「需要在生的時候能夠知道無愧於生命,能夠體會到活著就是一種美麗。」

聖凱法師簡歷

聖凱法師,男,1972年10月出生於浙江省蒼南縣。

1990年,出家於福建自福鼎縣太姥山平興寺。

1993年9月,考入中國佛教學院本科部。1997年7月畢業。

1997年9月,考入中國佛學院研究生部,專攻淨土宗,2000年7月畢業。

 2000年9月,考入南京大學哲學系,為宗教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佛道關係、佛教懺法、世家大族與佛教、淨土宗等。後並在南京大學完成哲學系博士研究生課程。

現為清華大學哲學系博士後,福建太姥山平興寺監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