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记者,今天一大早也赶着进了人民大会堂,你遇到熟悉的同行打招呼,肯定就是这句话——“你拿到了总理的请柬吗?”
据说今年拿到请柬的中外记者只有600多人 ,要知道跑“两会”的记者总共有3,000多。能拿到请柬不比抽奖押中更难,但也差不太多了。总理记者会10点开始,但不到8点,我和同事就已经赶到了人民大会堂内东侧二层到三层的楼梯(那里通向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发布大厅),排队。就这样,我们还没抢着头彩,但那里已经有50多名的“先驱”了。保安说,有规定,9点后才能放记者进总理记者会大厅。但没有人愿离去,反到是越来越多的记者聚拢过来。
我跟同事说,这有点像考研期间大学图书馆的早上开门。大家都想第一个冲进去,占座啊!
其实今天的会移议程先是人大闭幕仪式,然后才是总理记者会。但等到人大闭幕了,那些首次拿到请帖的“菜鸟”记者,不紧不慢,来到三楼记者会发布大厅一定会看得傻眼:大厅内早就座无虚席了。只能站在记者会的两侧或后排。一站,就是两个小时。记得凤凰时事评论员曹景行对两会有这样一个比喻:一年一度“两会”就像一个新闻的“庙会”。人潮拥挤,摊位众多。有的摊位生意很好,有的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很好。我想,如果要挑出生意不那么好的摊位可能每个记者有每个记者的说法,但要选生意最好的,温总理的记者会应该没有人可以质疑的了。
总理的记者会年年挤破头,今年更比去年多。或许因为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经过去年对改革的大讨论与反思,今年两会对继续推进过改革定了调,更多的中外记者想听听温总理怎么说。除了记者外,在现场,我还看到有神秘嘉宾:在记者会现场后排,齐刷刷坐着一排西装革履的绅士,一打听,才知那可是大有来头。那是来自45个国家部委的新闻发言人来观摩学习的。部委“新闻官”集体出席总理记者招待会,可是“两会”以来的头一遭啊。我不确定温总理看到这些嘉宾没有,但我在总理的开场白中知道他看到了记者会外的更广大嘉宾,“现场面对我的记者是少数,会场外听我答问的群众是多数,我必须向群众讲几句话。”总理的语气平和,又露出了他“数字总理”的一面。他说,据不完全统计,群众对给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对他本人提出的问题多达几十万条。
记者会快结束时,总理临时有了一个提议,“大家见我一面也很不容易,如果大家不饿的话,我就再增加两个问题。一个给外国记者,一个给中国记者。”在场的中外记者闻语皆欢欣不已,拿到总理的请柬,来赴总理的约,真的很窝心。
其实,还有更窝心的在后头。在记者会前,记者们打招呼的话是,“你拿到了总理的请柬吗?”记者会后,大家相互招呼的则是,“你和总理握到手了吗?”在温总理结束答问,起身离席时,我知道总理的惯例会同挤到前排过道的记者一一握手。不好意思,去年的故事在我身上重演了,在中外记者的重重蜂拥聚集里,我再一次握到了总理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