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古籍里的石牌之五十----王羲之思想帖与石牌崇果寺

(2025-09-18 11:05:23)
分类: 历史文化
 古籍里的石牌之五十----王羲之思想帖与石牌崇果寺

我曾在《古籍里的石牌之十八------沙滩文化第三代传人与石牌》一文中写过,贵州人黎兆勋曾因时为湖北巡抚的胡林翼之请(咸丰五年1855年始任湖北巡抚),留在湖北承宣布政使司任藩照磨,后又兼任盐库大使。他在此任职了六七年时间,帮助朝廷和胡林翼筹集军饷,在武昌、钟祥、新堤间往返很多次,并写下了数十首关于钟祥的诗,包括《石牌镇感事》和《崇果寺七铜佛歌》。他在钟祥时应该曾住过某寺,有诗《到安陆寓僧舍不得舍弟消息》,这里安陆,指的是安陆府。在这所寺院里,黎兆勋看到了钟祥人蒋佇昌所勒的王羲之书帖,并写下了《僧舍观王右军思想帖石刻石城蒋伫昌所勒》一诗,诗写于1858年。

 

东晋王羲之历官会稽内史,领右将军,故世称“王右军”。思想帖,王羲之书帖,有纸本墨拓传世。思想帖上有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徵明等人的题跋。

 

民国版《钟祥县志》有记载蒋佇昌《摹刻王右军思想帖》碑记。据此文可知,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蒋佇昌在某人处看到了王右军思想帖真迹,忍不住借来“焚香对坐”,并摹刻于碑石之上,此碑立于钟祥关帝庙山墙东,并写下碑记及附诗。后来,二百年来“搨者甚众”,“民国某年驻军某长官私行盗去,事后经邑人发觉,已无从追索”。那么1858年黎兆勋应该就是在关帝庙看到的蒋佇昌摹刻的王右军思想帖以及碑记。同时县志记载,该帖上有赵孟頫的跋。

 

乾隆60年《钟祥县志》有蒋佇昌传记:字占五,号兴堂,郡痒生,潇洒简旷,不问家人生产,为诗如其人清,不伤薄奥不苦涩,书法绝工直入右军之室。性喜饮,客至必酌,独处亦醉,名所居曰:无闷。计其生平未尝一日攒眉也。子鸿骞鹏骞,俱有名于痒。

 

该县志还收录有蒋佇昌的诗《汉江舟中》、《青泥池荷花得雨》、《阳春台看夕阳》。

 

据民国版《钟祥县志》载,蒋氏系先祖蒋遇春佐明太祖有功(注:不是常遇春),授指挥使。后于1389年调守安陆卫,后裔有蒋徤(1513年举人)、蒋济川(1543年举人)、蒋大用(1615年),均为明举人。蒋大用后裔蒋应宾,有子蒋肇昌,有侄蒋佇昌。蒋佇昌有侄蒋凤骞,1726年举人。

 原创:古籍里的石牌之五十----王羲之思想帖与石牌崇果寺


 自从1694年蒋佇昌看到王右军思想帖真迹后,此真迹不知又藏于何人,我后来又在熊士鹏、顾日新的诗文中看到关于它的记载。(熊士鹏、顾日新见《古籍里的石牌之四十七----熊士鹏与200年前的石牌杨家》)

 

熊士鹏此时在武昌府教授任上,与顾日新(字剑峰)、黄均(字谷原)常在秦思嘉(字芝庭)藏诗坞中聚会,饮酒唱和。这一天,这些文人们应该又在一起聚会,并见到了王右军思想帖,熊士鹏写下《临右军帖戏题》。

 

顾日新的诗集中,也提到了王右军思想帖。当时是某知县展出了王右军书帖并请顾日新题字,于是顾日新写下了《明府出示右军思想帖墨迹乞题》一诗,诗小注:后有赵孟頫文徵明笪重光跋语。


原创:古籍里的石牌之五十----王羲之思想帖与石牌崇果寺

王右军此思想帖,历经元代郭天锡、明代韩世能所藏,到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蒋佇昌在安陆府所见真迹,再到嘉庆年熊士鹏、顾日新所见,所经历数百年,再到1858年黎兆勋在钟祥见到蒋佇昌的摹刻版,王羲之此帖虽然只有几十字,但是非常珍贵,大家以见到真迹为无上幸事,对蒋佇昌的摹刻版也是纷纷拓片。

 

蒋佇昌与钟祥人何芬关系友善。何芬,1678年举人,1697年进士,详见《古籍里的石牌之十--石牌崇果寺和凤台寺的修建者以及碑记作者小考》,他在晚年于1719年为石牌崇果寺写下重修碑记。何芬于1702-1708年任西宁知县(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设西宁县,1913年改阳原县,今属张家口市),并于1707年写下《西宁县志序》,即完成于1712年的《西宁县志》。


原创:古籍里的石牌之五十----王羲之思想帖与石牌崇果寺       原创:古籍里的石牌之五十----王羲之思想帖与石牌崇果寺

何芬在西宁知县任上,蒋佇昌有去过西宁,与何芬有诗唱和。另有其它几位钟祥人也去过西宁,并有诗留下。如钟祥人卫良佐写下《赠西宁友人》(卫良佐,1690年举人,1706年会同县教谕,1713年长乐知县,在任9年,曾教授陆光祖子陆锦昶,张光旭曾从游于卫,与徐孟嶐、魏继宗友)、钟祥人何悦祖写下《柳林》(何悦祖,钟祥贡生)、钟祥人王于扬写下《玉皇阁晚眺》、《边山》,何芬写下《偕友柳林听莺》、《西宁八景》、《过南村三首》、蒋佇昌写下《詠署中古榆》、《赠何澴水》(何芬,号澴水)、《城西春游》、《边方》、《渡桑乾访西庄》。以上均收录于何芬作序的《西宁县志》。《西宁县志》另收录何芬写的《募修城隍庙疏》、《景窦堂说》等文。

 

关于何芬,我一直怀疑他是石牌人。根据县志记载,他们何氏家族世居马良山麓,何芬的祖父生活在“马良南湖”,他们家是钟祥籍,何家祖坟位于马良山侧。而在嘉靖年,嘉靖皇帝将“望乡三里马良七里”从荆门划拔到钟祥,即今石牌一带。那么,是否何家正好也位于“马良七里”之内呢?何家与卫良佐关系友善,卫良佐的诗集中屡次提到何家居住在马良南湖。1719年,石牌重修好崇果寺,请何芬写碑记。综上两点,我很怀疑何芬是石牌人,惜找不到确凿的证据。特意写在此,请有能力的诸位帮忙考证。

由上,何芬、徐孟嶐、魏继宗、卫良佐、蒋佇昌,应该都是认识且关系友善,我相信,他们应该都见过蒋佇昌摹刻的王右军思想帖。这份思想帖真迹,后来熊士鹏、顾日新又得以见到,而后来黎兆勋又来到钟祥,见到了蒋佇昌的摹刻版。而黎兆勋也见到了何芬写过碑记的石牌崇果寺,只是,1719年何芬写碑记时,崇果寺刚刚修葺一新,而黎兆勋1858年见到的崇果寺,却是咸丰年间经历过“粤逆扰楚,屡窜石境,去来不测”之后的“眼前铜佛卧风雨”,“击掊不碎颀颀蹲”,一派破落萧条的景象。百年风雨,又逢咸丰年的那场农民战争,民国版《钟祥县志》上的烈女卷中,记载了太多咸丰四年、同治年因战乱而遇难妇女的名字,不过很多只能以“某氏”代替,历史终难留下这些妇女们的完整姓名。而黎兆勋的诗集中也记录了在钟祥看到的因战乱而遭受贫困的人们,如“邻家哭声苦,新有冻死人”,等等。

 

曾经在道光年间任钟祥训导的监利人龚昌运(字子贞,龚润森之弟),是黎兆勋的好友,在给黎兆勋的《侍雪堂诗钞》一书写序时,也写道“咸丰四年秋,流寇逼郢郡”,而黎兆勋则写下《题龚子贞昌运学博焦山望海图》、《别子贞三首》、《和子贞自赠》、《龚子贞学博以感怀唐子方方伯诗见示赋此奉报》,这里的龚子贞即龚昌运,而唐子方即唐树义,他于1853年任湖北按察使,咸丰四年1854年在那场农民战争中殉职。王柏心曾写诗《寄龚子贞学博》,即是写给龚昌运,还曾为龚昌运写诗序,唐树义殉难后王柏心为其写下《湖北按察使唐公行状》。(龚润森、唐树义见《古籍里的石牌之四十四----王柏心与刘淳》,均为王柏心好友)

原创:古籍里的石牌之五十----王羲之思想帖与石牌崇果寺

一份思想帖,历经多人,从王羲之到郭天锡,从韩世能到蒋佇昌,再到熊士鹏、顾日新亲见,而蒋佇昌的摹刻版,又经多人拓过,最终等来了黎兆勋,而石牌崇果寺也等到了黎兆勋,黎兆勋用诗记录下了这份思想帖,也用诗记录下了崇果寺,让千年的崇果寺和千年的思想帖同时走到我们面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