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古籍里的石牌之四十六----那些曾经目光扫过石牌的人

分类: 历史文化 |
古籍里的石牌之四十六----那些曾经目光扫过石牌的人
仅以此文对近两年看到的诗文集中提到钟祥、荆门或乘船于汉江的诗做一个汇总。仅限于诗文集,不含地方地书、历史地理志书。有些当时看到了却没做笔记的,也不能收集在此。限于2025年9月之前。
《古籍里的石牌》系列已经写过很多人了,这些曾经路过、甚至在石牌生活过的人,他们很多人都留下了诗文,如
黎兆勋的《石牌镇感事》、《崇果寺七铜佛歌》,
王昶的1768年的日记与《自汉江至江陵道中作》,
刘士璋的《弔詒園十首》、《漢上留別二首》、《酬孫立山韻》、《简孙立山二首》、《酬程公子二首》、《次韻馬天衢二南晜弟過飲》,
吴晟的《诒园》、《上真观后殿成》,
鲁之裕的《石牌早行》,
吴翌凤的《晚泊石簰》、《舟中望马良山积雪》、《舟夜二首》、《江行杂诗六首》等诗,
王缜的《泊石牌》,
吴其濬的《泽口》,
赵文哲的《自汉水放舟南下即事二首》、《雨》,
师范的《汉江舟中望安陆府》等诗(师范还写有《乘月赴石牌镇》、《晓发石牌镇》、《石牌禅院见严啸斋松》),
林则徐四过石牌留下的四则日记,
舒位的《石簰村》,
熊士鹏的《早发石牌》、《同星海过杨志烈家饮酒》、《客石牌杨志烈家久待星海不至》、《荆门道中三首时同星海适石牌》、《杨侠山志烈》、《辛丑纪事》、《晚发石城及晓已过多宝湾》。
当然,他们经过石牌时的诗还有其它,只是他们乘船经过石牌时留下的文字,有些诗中未能留下“石牌”二字,他们还有更多的诗写到了钟祥、荆门。
这种情况还有很多。
曾经为石牌写下《崇果寺七铜佛歌》的黎兆勋,在与莫友芝完成《黔诗纪略》后,向王柏心求序,王柏心慨然应允。沙滩文化第三代传人黎兆勋、郑珍、莫友芝也与王柏心为友,只是莫友芝与王柏心似乎并未见面,仅神交已久。而黎兆勋、莫友芝、郑珍均有乘船于汉江,留下了很多写钟祥、荆门的诗。(黎兆勋详见《古籍里的石牌之十八----沙滩文化第三代传人与石牌》,王柏心详见《古籍里的石牌之四十四----王柏心与刘淳》)
郑珍写下《公安》、《松滋》、《三月初十沙洋》、《自沙洋步至黄家林就舟二十里村景佳绝》等诗。
莫友芝写下《九日至襄阳》、《汉江雨泊》、《潜江阻风寄柏容》、《荆门雨后谒陆子静祠观蒙泉》等诗。
莫友芝弟弟莫庭芝:《荆门雪后纪游》、《石桥驿夜月》(写于1850年)等诗。
黎兆勋写得更多的则是关于钟祥的诗,除上述两首写石牌的诗外,还有《到安陆寓僧舍不得舍弟消息》、《僧舍观王右军思想贴石刻》、《行路难》、《雪夜有怀山中故人》、《题龚子贞昌运学博焦山望海图》、《雪夜书事》、《正月念九日舍弟兆铨步登阳春台山顶观汉上风雪回述其景》、《二月朔旦登孟亭观雪》、《次日雪消往直河》、《三月三日偕舍弟游元佑观诸寺感事》(可知黎兆勋弟弟也到过钟祥)、《汉江早行》、《龚子贞学博以感怀唐子方方伯诗见示赋此奉报》(提到王柏心)、《汉上舟夜有怀胡子何教授》、《江堤送客》、《自安陆府舟行赴黄州谒胡中丞》、《登安陆城晚眺》、《别子贞三首》、《索钱湘曙定显二尹游蒙泉之作》、《人日书怀二首》等。
明代宋登春(宋布衣):《抑孙乞食市中》“绝交书未上,为客老荆门”、《送王生西游》“雪裹荆门道,愁中汉水春”。《赠荆门州卢晋山刺史》、《度虎牙关出荆门作》。
何绍基《东洲草堂诗钞》:《沙阳阻风一日至夜风甚》。
刘士璋《三湖渔人全集》:《重过马良山》、《显陵》、《舟中杂咏四首》、《涂次荆门留旧居停雷氏宅》、《汉江舟中》、《安陆府》、《荆门州别王峻封》。
范锴《旧口丛柱堂感赋》、《八月七日旧口晓发》、《沙洋纪事》、《由沙洋登陆肩舆行六十里宿沈家集》、《次荆门州》、《游蒙山寻蒙惠二泉》、《龙泉》、《唐安寺古柏歌》、《偕孙秌涛秀才枝游顺泉寻老莱子遗迹山平有孝隐亭是日大风不及登》。
陶澍:《汉沔道中》、《虎牙关》、《荆门州观蒙惠二泉》、《襄阳道中即事》、《沔阳舟中书怀》。
阮元:写于丁丑1817年的《荆门蒙泉》(时任湖广总督)。另有多人和作,有:雷以諴、彭崧毓、张开霁、刘廷禧、朱锡绶、邢世铭、福敬、王柏心、常麟、陈寿图、彭瓒、袁珦。部分人是当时和作的,部分人是后来追和的。
邓显鹤:《泊舟汉上,枉周介夫鸣鸾太守过访不遇,留赠诗二首,次韵为和》(周鸣鸾为安陆府知府)。
吴省钦:《游象山十亭宿龙泉书院》、《登安陆郡兰台》、《过兴献陵》、《舟行汉江》、《归宿丽阳驿》。
鲍桂星:《郢中九老歌》、《……顷自荆门校士毕,泛汉江而下舟中风日晴美……》。
吴荣光:《斑竹冈 在荆门州》、《樊城口号》、《汉江二首》。
严烺:《宿沙洋口占》、《安陆试院和壁间韵》、《汉水舟中题家书后》
刘书年《黔行日记》:1860年从贵州返回时经过石牌的日记
黎培敬《黔轺纪程》:1864年出任贵州学政时乘船经过石牌的记录,以及诗《甲子出都之黔罗兰亭茂才同行至沙洋以诗言别依韵答之》
李蹇臣《守拙斋诗钞》:《荆门道中》、《荆门州》
刘秉恬《述职吟》:《宿荆门州龙泉书象作》、《驻丽阳驿作》、《自玉阳驿行次荆门州途中口占》、《荆门州》、《过荆门州姚中丞邀饮》
李宗昉《闻妙香室诗》:《荆门山歌》
李宗瀚《静娱室偶存稿》:《楚中弔古三首》
江濬源《介亭诗钞》:《雪马行》(雪天骑马从乐乡关南行至荆门、至荆州)
詹应甲《赐新堂集》:《荆门道中二首》,1807年《随襄南观察王方山先生查勘汉江水利事宜同舟赋此》、《嘉庆七年六月初一日钟祥县三工隄溃水漫天门之护城堤督居民修筑三尽夜始固诗以纪之》、《题蔡松若明府振中秋舫斋诗集即用集中有感原韵》(即蔡振中,钟祥知县)
周凯《内自讼斋诗钞》:《荆门道中》、从襄阳乘船到汉口的诗
朱士彦《朱文定公集》:《游象山泉上》、《游荆门上泉寺》
周鸣銮《使黔集》:
1818年典试贵州写下《钟祥道中》、《荆门州夜雨书怀》
周鸣鸾:1837年与林则徐巡视汉江堤,宿石牌
蒋攸銛:《黔轺纪行集》1792年乡试时渡襄江、宿丽阳驿、过班竹冈、石桥驿、龙泉书院,写下《荆门怀古次漆林简韵》
钱开仕,于1792年与蒋攸銛一同前往贵州乡试,写下《荆门怀古》
费锡章《使黔集》:1812年出使贵州,乘船沿汉江南下,写下《荆门杂记》
严修《蟫香馆使黔日记》:1894—1898年贵州学政往返日记,经过丽阳、乐乡关、南桥、荆门州试院、石桥、团林铺、龙蟠书院
杨名时《自滇入都程记》:过建阳驿、石桥驿、丽阳驿
谢袞:《滇行草》
以及众多去过云南、贵州的官员们留下的诗文与日记,太多,不一一列出。另外所列仅限于他们的诗文集,钟祥、荆门等地的志书中记载的不列出。
曾任安陆府教授的王景彝的文集、洪亮吉文集、袁中道文集、陈沆文集、吴中彦《退思斋诗集》、张香海《楚游小草》、朱锡绶《疏兰馆再续集》、齐己的《白莲集》、贯休《禅月集》、苏辙《栾城集》、边贡的《华泉集》、《华泉先生集选》、田雯的《古欢堂诗集》、韦谦恒《傅经堂诗钞》、王士祯《蜀道驿程记》、张问安《亥白诗草》、张问陶《船山诗草补遗》、鲁之裕《式馨堂诗前/后集》、史申义《使滇集》、张德懋《滇行吟草》、潘世恩父子以及众多曾去过云南贵州的官员留下的日记、洪适《盘洲集》、李复《潏水集》、赵汝遂《野谷诗稿》、刘挚《忠肃集》、许兆椿《秋水阁诗集》、毕沅《灵岩山人诗集》……
……实在太多,恕不能一一列出,这只是看到的一部分,另外,有些当时觉得没有写到石牌,就没有做笔记。这些文集中均写到了钟祥、荆门或乘船于汉江。
明清时,汉江水路是重要的交通干线之一,南下北上的人员众多,能够留下诗文并让今天的我们看到的,真是不算多,但是也多到让我震惊。以上仅仅是近两年来看到的部分诗文集,就有如此多的记载,相信还有更多的记载,这些曾经路过石牌,甚至在石牌生活过的人,他们在数百年前,以不同身份在不同时间,见过石牌的云,吹过石牌的风,为我们记录下了曾经的石牌,看到了我们不曾看到过的石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