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古籍里的石牌之三十二----清戏曲家诗人舒位与石牌

分类: 历史人物 |
古籍里的石牌之三十二----清戏曲家诗人舒位与石牌
舒位,字立人,号铁云,直隶大兴县人,有《瓶水斋诗集》,据光绪十二年刻本,诗集中有石韫玉撰《舒铁云传》,以及陈文述撰《舒铁云传》,陈裴之撰《乾隆戊申恩科举人揀选知县舒君行状》,萧抡撰《舒铁云孝廉墓志铭》。舒位十岁能文,24岁于1788年考中举人,后家道中落,曾侨居湖州乌镇沈观察家中十年。因“贫无以养,去客河间太守王朝梧幕中”。后王朝梧“黔西观察”,舒位同往。嘉庆二年1797年,贵州南笼府爆发“南笼起义”,朝廷令云贵总督勒保率军镇压,舒位随同王朝梧到了勒保军中。舒位的才华得到勒保赏识,“数召至军中,与计事”。
《瓶水斋诗集》共十七卷,收录作者诗二千多首,其中第六卷收录丁巳年1797年诗137首。据本卷诗可知,1797年(嘉庆二年),二月一日,舒位与王朝梧“自燕入黔”,有诗《午后发新野县迷路夜行至樊城则鸡唱天》、《卧龙冈作》、《岘山羊太傅祠》、《转斗湾》、《舟行望襄郡诸山作》、《石簰村》、《丫髻庙》、《沙市是章华台故址》、《晓雨荆州渡江》等诗,即从襄阳乘船一路南下到了荆州,此诗《石簰村》即是作者乘船经过石牌镇时所作。这里,舒位和王昶、吴翌凤一样,均将“石牌”写为“石簰”。
石簰村
舵楼花鸡啼月黑,船娘梦醒桃花国。
开船滑笏水有声,柔艣一枝划春色。
我坐襄阳下水船,船自开时我自眠。
梦遲水急船摇去,昨夜匆匆泊何处。
依稀记得石簰邨,吴头楚尾销人魂。
他年此地重来觅,只有邨名无梦痕。
由此诗可知,舒位那一夜是在石牌泊舟,就像明正德年间王缜的《泊石牌》、清乾隆王昶与赵文哲“泊舟登岸”、清乾隆间吴翌凤的《晚泊石簰》一样,均在石牌停舟。同时需要注意,他当时是跟王朝梧一同乘船的,随王朝梧去贵州赴任,当时同行之人肯定还有很多,就像王昶和赵文哲,当时是随云贵总督去云南征缅,他们同行之人一定不少。这么多人,停留石牌,会在石牌购买生活所需吗?而石牌的百姓们,应该也是见惯了这样的场面吧。石牌的百姓们,一生在这个码头集镇生活,见到了太多的往来商船,也见惯了太多的往来官员和官员们的大船,他们应该就像平常一样,看着来来往往的商人与官员,波澜不惊,平淡地生活着。往来再多的商船与官船,在他们眼中,就像是升起又落下的星辰一样平常。
舒位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人,可惜不得志,一心想考进士,却多次落弟,直到去世时都没考中。在父亲去世后,为了生计而奔波,在这种困苦中,他却在文学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清史列传》中有舒位的传记,文中记载他在贵州写下了《谕黄砦文檄》,“苗人识字者,读之皆哭拜”,谋反的苗人因此解散。因为此文,勒保顺利平反叛乱,可以说功不可没。他还有《乾嘉诗坛点将录》,将乾隆嘉庆年间的著名诗人对应《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人,将当时的著名诗人进行了一个排位。以袁枚位置最高,比作宋江。还有,比如,将自己对应“没羽箭”张清、将王昶对应“入云龙”公孙胜、将赵文哲对应“天目将”彭玘等等。
他同时还是一位戏曲家,有《瓶笙馆修箫谱》。这样一位才华极高的人,在嘉庆二年乘船经过石牌,并停留一晚,还在此写下了一首诗,为石牌的历史文化增添了重重的一笔。请热爱自己家乡的人,记住这些为石牌留下诗文的人吧!奔流不息的汉江水,你沉默不语,包容万象,请你告知我更多在石牌留下诗文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