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比丘佛祖婆罗门安居佛学杂谈 |
分类: 05信心坚固 |
时富那奇。与其五百采宝之众。咸以信心至舍卫国。到于佛所。礼敬问讯。因具白佛。求索出家。佛即许可。听使入道。赞言善来。便成沙门。佛为种种。苦切说法。五百比丘。心意开解。尽诸苦际。成阿罗汉。唯富那奇。结使深重。佛为说法。未能畅达。精诚困笃。始入初果。勤精修习。无有休懈。
当时,满愿就带领500商人,都以坚固的信心去到舍卫城拜见佛祖,礼佛问讯之后,请求出家。佛祖批准了。于是他们都成了沙门。佛祖为他们说法,这500人很快都证了阿罗汉。唯独满愿的结使深重,佛祖为他说法,也还没有让他除灭结使,满愿非常精进地修行,也只是入了初果而已。但是满愿非常精进,一点都不懈怠。
下面这一段很经典,跟富楼那尊者去教化输卢那国类似。
时诸比丘。安居日近。佛听各各随意安居。时富那奇。往白佛言。弟子欲往至放钵国安居三月。唯愿见听。于时世尊。告富那奇。彼国人恶。信邪倒见。汝今初学。于佛法中。未能具足佛法圣行。设为彼人见毁辱者。当奈之何。富那奇曰。设令被人极理毁辱。但莫见害。世尊又告。彼人极恶。设被害时。当复云何。富那奇曰。世尊当知。正使彼人毁辱加害。莫断我命。犹戢其恩。佛又告曰。汝往至彼。忽遭恶人。残害汝命。无益于汝。当如之何。富那奇言。世尊当知。一切万物。有形归无。彼若杀我。分受其死。于时世尊告富那奇。彼诸恶人。毁辱加害。及未断命。汝当嗔不。富那奇曰。不也世尊。正使彼人无根见谤。毁辱极世不轨之事。设加刀杖。打害次杀。复未残戮。临当断命。终不一念生起恚心。佛即赞言。善哉善哉。弟子所行。唯是为快。时富那奇。摄持衣钵。礼佛辞退。至放钵国。
当时,安居日快到了,佛祖批准各位弟子随意找地方安居。当时,满愿请求去放钵国安居三月。
佛祖告诉满愿说:放钵国的人很凶恶,邪见颠倒,你现在是初学,还不能具足佛法圣行。如果你被那里的人诋毁侮辱,你怎么办呢?满愿说:被他们诋毁侮辱不要紧啊,他们又没有伤害我。佛祖说:那些人很恶,如果他们要伤害你,怎么办呢?满愿说:伤害我也不要紧,只要没有杀掉我,我还是要作揖感谢他们。佛祖说:那如果你遇到恶人,他们要杀害你,怎么办呢?满愿说:佛祖啊,一切万物,都是要死的,如果他们要杀我,我就老老实实的受死。佛祖又问:那些恶人,如果侮辱你,伤害你,杀害你,你会不会生气呢?满愿说:不会啊,佛祖,那些人诽谤我也好,用刀杖伤害我也好,杀害我也好,我都不会生出一念嗔心。
佛祖赞叹说:很好很好,你这样做,非常好啊。于是,满愿就收拾衣钵,礼佛退下,前往家乡放钵国。
明日晨旦。入城乞食。至一大富婆罗门家。时婆罗门。见是比丘。即怀恶心。而来骂逐。比丘即往异家乞食。自其明日。续其舍乞食。时婆罗门。复挝打极手。比丘欢喜。颜色不变。时婆罗门。睹此比丘。见毁被害。苦困垂死。而无怨色。不生嗔恨。便自悔责。忏谢已过。时富那奇。于彼国中。勤修不懈。尽诸结使。心忽开解。获无漏证。
前面说到满愿比丘回到家乡放钵国,他每天早上进城乞食,到了一个大富豪婆罗门的家,当时这位婆罗门见到满愿比丘,就怀着恶心来骂他,赶他走。于是满愿比丘就去下一家乞食。
第二天,又接着去乞食。当时,那位婆罗门又去打满愿比丘的手。满愿比丘无故被打,丝毫不生气,内心欢喜,脸色不变。挝打极手这个不太明白什么意思,从下文来看有可能是痛下毒手往死里打的意思,不是打打手板而已。
当时,这位婆罗门见到满愿比丘被辱骂被毒打,打得奄奄一息了,也没有丝毫怨气,于是就非常后悔自责,忏悔自己的过错。
当时,满愿就这样在放钵国修行,精进不懈,有一天忽然心意开解,除灭各种结使,证到了阿罗汉果位。
自力修行,那就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才有机会证果了脱生死。如果你选择自力修行,那就要学习满愿比丘,完全没有脾气才有机会。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一关已经过不去了。
幸好我们遇到净土法门,信愿行具足就能往生极乐世界,往生前你的脾气能消完当然很好,如果不能消完,阿弥陀佛也允许你带到极乐世界去继续消。
经文出自:乾隆大藏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