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祖为何要示现涅槃不永久住世呢?

(2015-05-13 09:30:00)
标签:

佛学

佛祖

舍利弗尊者

涅槃

住世

分类: 10精进实修

月光王头施缘品第二十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庵罗树园中。尔时世尊。告贤者阿难。其得四神足者。能住寿一劫。吾四神足极能善修。如来今者当寿几许。如是至三于时阿难为魔所迷。闻世尊教。默然不对。又告阿难汝可起去静处思惟。贤者阿难。从坐而起。往至林中。阿难去后时魔波旬来至佛所白佛言。世尊处世教化已久。度人周讫。蒙脱生死。数如恒沙。时年又老。可入涅槃。于时世尊。取地少土著于爪上。而告魔言。地土为多。爪上多耶。魔答佛言地土极多非爪上土。佛又告言。所度众生。如爪上土。余残未度。如大地土。又告魔言。却后三月。当般涅槃于时波旬。闻说是已欢喜而去。

有一天,佛祖在毗舍离国的庵罗树林中,当时,佛祖告诉阿难尊者,如果得了四神足的圣贤,在人间的寿命可以达到一劫。佛祖的四神足修得非常好,佛祖应当住世多久呢?

当时,佛祖再三问阿难尊者:佛祖的四神足修得很好,可以住世一劫,你觉得佛祖现在应当住世多久呢?当时,阿难尊者被魔迷住了,听到佛祖的教诲,默不作声。于是,佛祖就告诉阿难,你去闲静的地方思惟吧。阿难尊者就离开了。

等阿难尊者走了之后,魔王波旬过来了,对佛祖说:世尊啊,您在世上教化众生的时间已经很久啦,该度的人已经全部度完了,蒙佛祖恩惠脱离生死的众生就跟恒河一样多了,现在您已经老了,您赶紧涅槃算了。

譬如欲界诸神力,天魔波旬为第一。

出自: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看起来,波旬魔王的神力在欲界的六道众生当中,排名第一啊,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有佛祖,同时也会有提婆达多,也会有波旬魔王,这个很正常。大家视野开阔之后,以后就不必因为看到有人不如法或者破坏佛法而义愤填膺咬牙切齿怒火中烧,其实没必要这样发脾气,我们可以远离这些恶知识,可以怜悯这些众生,现在干坏事,以后要受苦啊。

人生如梦幻泡影,善人恶人都只是一个演员而已,我们不必去管别人演技如何,关键要让自己这辈子演好娑婆世界这出戏,下辈子可以去极乐世界继续演更愉快的大戏。

当时,佛祖就从地上抓了一点土,问波旬天魔:地上的土多,还是佛祖手上的土多啊?波旬天魔说:地上的土多。佛祖说:佛祖所度化的众生,就好比手上的土这么少,剩下还没有度化的众生,就好比大地上的土那么多啊。

现在世界人口大约70亿,但是大家要知道,六道当中,人道的众生数目并不是最多的,其他的不要说,单单说畜生道,那就要比人的数目多很多倍。光是动物的种类,有人估计可能超过1500万种,比如其中的蚂蚁,那就已经没办法计算数量了。所以呢,人身难得,我们应当珍惜这辈子的人身,否则的话,下辈子你能继续做人的机会那是非常小的。

另外一方面,众生的数量是不可思议的,在无量劫以来,十方诸佛都在不辞辛苦度化众生,我们应当向诸佛学习,也应当发心成佛,度化这无量无边的众生。

我们怎么样才能成佛呢?我们可以念佛持咒,求生极乐,去了极乐世界,在阿弥陀佛的教导下,保证你一定可以成佛。你希望成佛度化众生的心,这个就叫做菩提心。

佛祖对波旬天魔说:佛祖答应你,三个月之后,佛祖就涅槃。波旬听了之后,欢天喜地走了。

尔时阿难。于林中坐。忽然眠睡。梦见大树普覆虚空。枝叶蓊郁。花果茂盛。一切群萌。靡不蒙赖。其树功德种种奇妙。不可称数。旋风卒起。吹激其树。枝叶坏碎犹如微尘。灭于力士所住之地。一切群生。莫不悲悼。阿难惊觉。怖不自宁又自思惟。所梦树者。殊妙难量。一切天下咸赖其恩。何缘遇风。碎坏如是。而今世尊。覆育一切犹如大树。将无世尊欲般涅槃。

当时,阿难尊者在树林打坐,忽然就睡着了,做了一个噩梦,梦中有一颗非常殊胜的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鲜花盛开,硕果累累,一切众生都赖以生存,各种奇妙的功德数都数不清。突然一阵旋风吹过来,把这棵大树的枝叶都吹得粉碎,所有的众生,都非常的悲伤。

当时,阿难尊者就从梦中惊醒了,非常恐怖,心想:梦中那棵神奇的大树,庇护众生,为什么会遇到大风被吹坏呢?当今的佛祖,庇护一切众生,就好比那棵大树一样,难到佛祖将要涅槃了吗?

作是念已。甚用战惧。来至佛所。为佛作礼。而白佛言我向所梦如斯之事。将无世尊欲般涅槃。佛告阿难。如汝所言。吾后三月。当般涅槃。我向问汝。若有得四神足者能住寿一劫。吾四神足。极能善修。如来今日能寿几何。如是满三而汝不对。汝去之后。魔来劝我当取涅槃。吾已许之。

阿难想到这里,吓得浑身发抖,于是去到佛祖面前,顶礼佛足,然后告诉佛祖刚才这个梦境,问佛祖:难道佛祖将要涅槃了吗?

佛祖说:是啊,佛祖准备三个月之后涅槃啦。我之前问过你,如果有人得了四神足,就可以住寿一劫,佛祖有四神足,佛祖现在可以住世多久呢?问了三遍,你都不回答。你走了之后,天魔波旬过来劝佛祖涅槃,佛祖已经答应了。

阿难闻此悲恸迷荒闷恼惘塞不能自持。其诸弟子。展转相语。各怀悲悼。来至佛所。尔时世尊。告于阿难及诸弟子。一切无常。谁得常存。我为汝等。应作已作。应说已说。汝等但当勤精修集。何为忧戚。无补无行。

阿难尊者听了之后,觉得天都塌下来了,悲痛欲绝,简直都要晕倒了。其他的各位弟子,辗转相告,都知道了佛祖三个月之后涅槃的消息,于是都怀着悲伤之情,来到佛祖面前。

当时,佛祖告诉大家:诸行无常,这是这个世界的规律,谁能够永恒存在呢?我为你们应做的已经做过了,应说的已经说过了,你们应当按照佛祖的教诲,精进修行,哪有闲工夫忧伤哭泣呢?这个于事无补,没什么用的呢。

时舍利弗闻于世尊当般涅槃。深怀叹感。因而说曰。如来涅槃。一何疾耶。世间眼灭。永失恃怙。又白佛言。我今不忍见于世尊而取灭度。今欲在前而入涅槃。唯愿世尊。当见听许。如是至三。世尊告曰宜知是时。一切贤圣。皆常寂灭。

当时,舍利弗尊者听说佛祖准备涅槃,非常感叹,说:佛祖涅槃怎么这么快啊,世间的智眼马上就要灭了,众生可怜,永远失去了依怙啊。于是对佛祖说:我不忍心见到佛祖涅槃啊,我希望在佛祖涅槃之前先涅槃,希望佛祖批准。这样再三申请,佛祖说:时机差不多了,一切贤圣,都经常处于寂灭无为的境界。

时舍利弗。得佛可已。即整衣服长跪膝行。绕佛百匝。来至佛前。以若干偈。赞叹佛已。捉佛两足敬戴顶上。如是满三。合掌侍佛。困而言曰。我今最后。见于世尊。叉手肃敬却行而去。将沙弥均提。诣罗阅只。至本生地。到已即敕沙弥均提。汝往入城。及至聚落。告国王大臣旧故知识诸檀越辈。来共取别。尔时均提。礼师足已。遍行宣告。我和上舍利弗。今来在此。欲般涅槃。诸欲见者宜可时往。

当时,舍利弗尊者得到佛祖许可之后,就整好衣服,跪下来,用膝盖行走,绕佛一百圈,又来到佛祖面前,用各种偈颂来赞叹佛祖,用手握住佛祖的双脚,把佛足放在自己的头顶上,这样做了三遍,然后合掌侍奉佛祖。最后说: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佛祖啊。然后合掌恭敬的退下了。

舍利弗尊者带着均提沙弥回到罗阅城,到了他的老家,这位沙弥以前介绍过,八岁证阿罗汉的沙弥。

舍利弗尊者到了之后,就嘱咐均提沙弥;你进城去,告诉国王大臣等施主,过来告别,我准备涅槃了。

当时,均提沙弥顶礼舍利弗尊者之后,就去通知大家:我的和尚舍利弗尊者,现在准备涅槃了,想见最后一面的现在可以去啊。

尔时阿阇世王。及国豪贤檀越四辈。闻均提语。皆怀惨悼异口同音。而说是言。尊者舍利弗。法之大将。众生之类之所亲仰今般涅槃。一何疾哉。各自驰奔。来至其所。前为作礼。问讯已竟。各共白言。承闻尊者。欲舍身命至于涅槃。我曹等类。失于恃怙。

当时,罗阅城是摩羯陀国的首都,国王是频婆娑罗王的儿子阿阇世王。国王和王公大臣以及民众等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悲伤地异口同声说到:尊者舍利弗是弘扬佛法的大将,众生都希望亲近仰慕这位尊者,现在却要涅槃了,怎么这么快啊?

于是,大家赶紧快马加鞭地来到舍利弗尊者面前,对舍利弗尊者行礼,问讯之后,说:承闻尊者准备舍弃身命,进入涅槃之地,我们这些人,都失去了依靠啊。

时舍利弗。告众人言。一切无常。生者皆终。三界皆苦。谁得安者。汝等宿庆。生值佛世。经法难闻。人身难得。念勤福业。求度生死。如是种种。若干方便。广为诸人。随病投药。尔时众会。闻其所说。有得初果乃至三果。或有出家成阿罗汉者。复有誓心求佛道者。闻说法已。作礼而去。

当时,舍利弗尊者就对众人说:一切都是无常的,人终有一死啊,不用说人间了,三界二十八层天都苦啊,有谁能够真正安隐快乐呢?你们前世修福,所以能够生在佛祖在世的时代啊,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你们应当珍惜啊,应当精进修福,发愿求度生死苦海啊,不要再轮回受苦了啊。

舍利弗尊者就这样用各种善巧方便,广泛地为大家因材施教。

当时,大众当中,有的证了初果乃至三果,有的出家证了四果,有的发菩提心求佛道,大家听了之后,都行礼退下。

时舍利弗。于其后夜。正身正意。系心在前入于初禅。从初禅起入第二禅。从第二禅起。入第三禅。从第三禅起。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入空处定。从空处起。入于识处。从识处起。入不用处。从不用处起。入非有想非无想处。从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尽定。从灭尽定起。而般涅槃。

当时,舍利弗尊者在当晚后夜准备涅槃,他身体坐正,摄心正意,先入了初禅,然后从初禅出来,入了二禅,又从二禅出来,入了三禅,又从三禅出来,入了四禅,又从四禅出来,入了空处定,又从空处定出来,入了识处定,又从识处定出来,入了无所有处定,又从无所有处定出来,入了非有想非无想处定,又从非想非非想处定出来,入了灭尽定,然后从灭尽定出来,入了涅槃。这九种定叫做九次第定。

经文出自:乾隆大藏经 西土圣贤撰集·第1315部贤愚因缘经十三卷元魏沙门慧觉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