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学阿难灭度默摈如是我闻 |
分类: 02佛法初机 |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沙门俱。菩萨万人。尔时世尊与无央数大众共会围绕说法。时舍卫城中有大长者子。名曰辩意。从五百长者子。各有五百侍从。来诣佛所。前以头面着地。为佛作礼却坐一面。
闻如是的意思就是如是我闻。意思就是说,这部经,不是我杜撰的,是我听到佛祖宣说的,我现在只是复述一下而已。
‘如是我闻',还有四种意思:
(一)息众疑;(二)遵佛嘱;(三)息争论;(四)异外道。
(一)息众疑:阿难结集经藏时,升座说法,大众顿起三疑:
(1)因为阿难法相圆满,具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和佛一样,因此怀疑是否佛再活过来?
(2)是否阿难已成佛,才有这样圆满端严,和佛一样的相貌?
(3)不是阿难、不是释迦佛,那么是否他方佛来这里成佛?
大众起了以上三疑,等阿难大声说‘如是我闻',大众才消除疑惑。
(二)遵佛嘱:遵从佛所咐嘱,佛将入涅槃,众弟子都哭起来,尤其是阿难,他是佛的堂弟,又是侍者,所以泣不成声,这时有阿那律陀尊者,就对阿难说:‘你不能哭,应该赶快问佛,怎么安排后事?'阿难说:‘要问什么后事呢?'尊者说:‘要请问佛四件事:
(1)佛在世时,我等依佛为师,佛灭度后,我等依谁为师?
(2)佛在世时,我等依佛而住,佛灭度后,我等依谁而住?
(3)佛灭度后,将来结集经典时,一切经典,以何为首?
(4)佛灭度后,如何处置恶性比丘?'
阿难恍然觉悟,即时请问佛:‘佛灭度后,我们依谁为师?'佛答:‘以戒为师。'又问‘佛灭度后,我们依谁而住?'佛答:‘依四念处为住。'什么是四念处?
(1)观身不净,便不会爱惜身体。
(2)观受是苦,便不会贪图享乐。
(3)观心无常,便不会执著妄想。
(4)观法无我,一切法,即色受想行识五蕴,五蕴色法,都没有真我存在。
又问:‘佛灭度后,将来结集经典,一切经典的前面,应该用什么文字来代表?'佛答:‘一切经典,当安“如是我闻”,和六种成就,才能表示经典圆满,及证明是佛所说的。'
又问:‘佛在世时,可以调伏恶性比丘,佛灭度后,如何处置恶性比丘?
佛答:‘默而摈弃。'
恶性比丘——即不讲道理的比丘。默摈,即不要理睬他,不要和他说话,他的恶性,就无从发展,便会慢慢调伏,佛在世时,亦有六千恶性比丘,因为佛能教化、能调伏,才相安无事。
(三)息争论:阿难还未证四果,当时佛的弟子,多是四果大阿罗汉,老参上座,资格和身份都比阿难高深,如果是阿难所说的经典,大家都不佩服,但若加上‘如是我闻',大家便知道,不是阿难说的,而是佛所说,阿难的记性特别强,佛在四十九年中,所说的经典,他都能详细记得,有条不紊,不会杂乱;现经典前面加上‘如是我闻',这一切法,都是我阿难,从佛处所听闻的,大众才不会有争论。
(四)异外道:外道经首,多安阿或嚘作为开始,佛则咐嘱安‘如是我闻',以便和外道不同。
有一天,佛祖在舍卫城给孤独园,与1250沙门,以及一万菩萨,当时,佛祖正在与无数的大众说法。
这时候,舍卫城里有一位大长者的儿子叫做辩意,带着500位长者子,每位长者子又各自有500侍卫随从,这就是25万人了,这么多人都来拜见佛祖,头面礼佛。
经文出自:乾隆大藏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