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学恭敬心佛法僧三宝佛经印光大师 |
分类: 15大悲神咒 |
前面说有十种心就是大悲咒的形貌,应当依照这十种心来修行,这十种心分别是: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无染着心,空观心,恭敬心,卑下心,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无上菩提心。
前5种心前面已经说过了,有兴趣的师兄可点击链接学习,阅读(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d674740102vapw.html)。
今天我们继续说另外的5种心中的恭敬心。
6
印光大师说: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就好比你去求子,你不恭敬,而是带着一个做交易的心态去求子,那么这个受益就可能比较小了。
有人说,我知道,我把那个精美的佛经收藏起来,做一个收藏家,我家里有很多呢。至于不精美的佛经,我基本上不收藏的啦。
那么你面对佛经,不管是不是精美的,你都恭恭敬敬的对待,或者自己读,或者结缘流通。
从称呼开始,不要直呼其名,应当加上尊称。
比如印光大师,虚云长老,宣化上人,普光老和尚,大安法师,或者某某师父。
有些人一天两天还可以恭敬,时间长了,认为自己跟师父很熟悉了,就不恭敬了。甚至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师父或许不会生气,不过呢,你自己却有亵渎僧宝的罪过。
你除了对三宝恭敬之外,还应当对你的父母师长等恩人恭敬。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以前有一位常不轻菩萨,他对所有众生都恭敬。
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以后都会成佛,都是未成佛。所以常不轻菩萨恭敬他们。
当然了,这个境界一般人都做不到,我们也不要去勉强,如果你没有那个真心,往往会变成东施效颦。
经文出自:乾隆大藏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