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学佛经解毒咒密法大悲咒 |
分类: 02佛法初机 |
有人说,听说当年佛祖是念了一个解毒咒,所以把饮食当中的毒解除了,我们现在每天吃饭前,都念这个解毒咒呢。
这个解毒咒,在乾隆大藏经里面有这样一段
小乘律
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五卷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尔时世尊就座而坐。所有供食置上座前。
佛告具寿阿难陀曰。汝可遍语诸苾刍等。若未唱三钵罗佉多已来。不应一人辄先受食。
时具寿阿难陀如佛所敕。告诸苾刍。次遣一人于上座前。唱三钵罗佉多。
由是力故。于饮食内诸毒皆除。
这一段就是说的尸利掘用含毒饮食供养佛祖的故事。
当时,佛祖告诉阿难尊者:你去告诉大家,如果没有唱三钵罗佉多之前,大家都不能吃东西。
于是,阿难尊者就告诉大家,要唱三钵罗佉多。
由于这个力量,饮食当中的毒都被解除了。
于是,后世有人就把这个“三钵罗佉多”当作一句密咒,称之为解毒咒。
这个“三钵罗佉多”究竟是不是密咒呢?能不能解毒呢?
有人说,这个“三钵罗佉多”不是一句咒语,其实是梵文音译的,有些地方音译叫做僧跋,是维那在僧众吃饭前所唱说的内容。
意思就是说,“三钵罗佉多”和僧跋都是同一个意思的音译,可能是不同人在不同时期翻译的,口音不一样导致文字略有区别。
小乘单译经
第0755部
佛说梵摩难国王经一卷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夫欲施者。皆当平心不问大小。
佛于是令阿难临饭说僧跋。僧跋者众僧饭皆悉平等。
这几句经文告诉我们,如果你希望布施,应当以平等心布施啊,不要去说高僧我就多给点,沙弥我就少给点,这个是不对的。
所以佛祖让阿难尊者在佛前说僧跋。
僧跋的意思就是让僧众吃饭应当平等,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待遇。
说到这里,我们作为在家人要注意了:
1
2
至于“三钵罗佉多”能不能解毒,大家自己看着办。
有人愿意念,我们也不要去批评别人。
对于这样的人,他可能关注饮食安全,如果机缘成熟的时候,你可以介绍大悲咒给他,你可以告诉他,这个大悲咒的解毒效果,可能比其他咒语要更加殊胜,更加有保障啊,这个是经书上明文描述的呢。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
唐西天竺沙门伽梵达摩译
大悲心陀罗尼经里面有这样几句:
若入野道蛊毒家,饮食有药欲相害;至诚称诵大悲咒,毒药变成甘露浆;
如果你在野外,有人要用毒药加害于你,你不知情,眼看就要被害了,很惊险,
但是如果你能至诚念诵大悲咒,那么这个毒药也会变成甘露浆。
有人说,那我搞一杯农药,你吃吃看?
这个当然是不对的,这个叫做不信,也不至诚。
对于我们精进群的师兄来说,你通过精进修行,逐渐让自己受益的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妥当的方法,给世上增加正能量,让周围的有缘人也能从中受益。
以前我们说过菩萨四摄,布施,爱语,同事,利人。
比方说这个解毒咒,如果你有亲属朋友念这个解毒咒,你会怎么做呢?
如果你一瓢冷水泼过去,当着众人的面说,这个咒语估计没有用的啦,你不要去念啦。
这样的效果会怎样?基本上都会引起对方的逆反心理。而且你让别人没面子,以后都不愿意跟你说话了。
你可以这样想,这个人念这个解毒咒,不管有没有好处,但是至少也没有多大的坏处,他喜欢念,就让他去念呗。
他喜欢念,说明他对饮食安全比较关注,那以后你可以多跟他沟通这个饮食安全方面的问题,应当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
你首先表示尊重他的选择,这样别人就愿意跟你沟通。
如果过了十年八年,你的身体很好,对方却有各种大小问题,那个时候,如果有机缘,你去介绍你的方法,估计效果就要好很多。
所以呢,很多场合下,我们未必要跟别人争个胜负,你有胜负心,就很容易生起傲慢心。
卑如江海,万川归集。
希望我们精进群的师兄都能谦卑如江海,用你散发的正能量摄取身边的有缘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