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学禅宗净土极乐世界轮回 |
分类: 11净土释疑 |
1
印光大师说: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
为了节省时间,跟我们关系不大的,我们就不多解释了。
2
印光大师说:净土者,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
印光大师这里说:净土,就是信愿具足,持名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偏指唯心净土,不是说自性弥陀。
有人说,不是还有东方琉璃净土吗?为什么印光大师这里只说西方极乐净土呢?
这个道理,智者大师在净土十疑论里面已经解释过了。
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末法时代的众生,与西方极乐世界最有缘。
就好象你要出国旅游一样,理论上每个国家你都可以去,但是呢,有些国家签证比较难,有些国家签证比较容易。
对于末法时代众生来说,极乐世界属于签证最容易的净土。
3
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也。
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
印光大师说,有禅就是特指明心见性,大彻大悟。
你如果只是小有悟处,没有彻悟,这个还不能叫做有禅。
4
有净土者,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
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愿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虽精进,心恋尘境。或求来生生富贵家,享五欲乐。或求生天,受天福乐。或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宏扬法道,普利众生者。皆不得名为有净土矣。
印光大师说:你真正发菩提心,信愿具足,持名念佛,求生极乐,这个就叫做有净土。
1如果你只是念佛求唯心净土,没有信愿要去极乐净土;
2或者你有点信愿但是不真切,只是泛泛悠悠的随便念念,敷衍了事;
3或者你虽然念佛很精进,但是心里贪恋红尘,放不下娑婆世界;
4或者有人念佛是为了求来世生到富贵人家,享受荣华富贵;
5或者有人念佛是为了求生天,享受天福;
6或者有人念佛是为了来世出家,成为高僧大德,弘扬佛法,普利众生;
以上这些都不算是有净土啊。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下,印光大师当时这样讲,针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环境,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现在我们这个时代,社会比1930年附近,要安定很多,富裕很多,人民的生存环境要好很多,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比当年那个时代的人更有福报。
印光大师对有净土的定义,核心也是信愿行具足。当时,印光大师对于行来说,全力宣扬的就是持名念佛。这个叫做观机逗教,非常好。
对于我们现在来说,信愿这两点还是一样的,但是对于行这一条来说,就有更多选择了。
1
这个修行的方法,理论依据是净土三经一论,可靠。
2
你如果专修往生咒,精进修行,求生极乐,也是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的。
这个咒语比念佛号要复杂一点,有15句,如果有人觉得佛号太简单,太枯燥,自己不容易坚持下去,那就可以试试这个短一点往生咒,这个咒语虽然没有佛经记录,但是有可靠的感应录,自古被大德认为可靠。
3
你专修大悲咒,精进修行,求生极乐,也是可以往生极乐的,这个是由大悲心陀罗尼经保证的。
楞严咒有400多句,比大悲咒又要长5到6倍。
5
你专修地藏经,精进修行,求生极乐,从道理上来说,也是可以往生极乐的,但是佛经上面没有明文保证。
这个是我们常见的5种净土专修方法,更多的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些方法,难度各异,适合不同的人群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就好比你要移民去美国,有多种签证模式,
每一种模式,覆盖的人数是不一样的,有的模式适应的人多一点,有的模式适应的人少一点。
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你自己的方式。
对于印光大师来说,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只选择了持名念佛这一个方法,全力弘扬这一个法门。
对于现在精进群来说,群主本来考虑也只弘扬一个方法:念大悲咒这个方法,与有缘人共修,同生极乐。
但是考虑到念佛法门影响面很广,历来的净土宗大德都大力弘扬,所以群主也愿意弘扬持名念佛求生极乐这个法门。
由于精进群能力有限,目前只集中精力弘扬持名念佛和念大悲咒这两个法门,其他的法门,如果有别人去修去弘扬,我们一样随喜赞叹。
这是末学对于有净土的一个补充,这个补充,或许在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价值的。
但是过了若干年后,如果到了兵荒马乱的年代,这个补充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因为那个时代,民不聊生,学习复杂咒语或者经文的人非常稀少,仅仅是依赖少数出家人续佛慧灯。
如果我们生在那个年代,也会跟印光大师一样,只说持名念佛这一个法门。
5
其人彻悟禅宗,明心见性。又复深入经藏,备知如来权实法门。
而于诸法之中,又复唯以信愿念佛一法,以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
……
其人有大智慧,有大辩才。邪魔外道,闻名丧胆。如虎之戴角,威猛无俦。
有来学者,随机说法。
应以禅净双修接者,则以禅净双修接之。
应以专修净土接者,则以专修净土接之。
无论上中下根,无一不被其泽。
这个人,自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然后呢,深入经藏,熟悉佛祖各种法门。
在这些法门当中,选择信愿念佛这个法门,作为自利利他的最主要的途径。
这个人有大智慧,大辩才,让邪魔外道,闻风丧胆。
对于来求学的人,观机逗教,随机说法。
根据对方的根性,应当专修净土的,就告诉他专修净土的法门;
可以禅净双修的,就告诉他禅净双修的法门。
各种根性的人,都能够从他这里受益。
所以说,有禅有净土,这个是大师做的事情,我们不是大师,当然不必为了贪这个虚名而去勉强。
6
其人虽未明心见性,却复决志求生西方。
……
既生西方,见佛闻法,虽有迟速不同。然已高预圣流,永不退转。随其根性浅深,或渐或顿,证诸果位。既得证果,则开悟不待言矣。所谓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也。
这个非常适合我们精进群的师兄,我们这辈子虽然没有明心见性,没有大彻大悟,但是信愿行具足,八风不动,志求极乐。
等我们往生极乐之后,见到阿弥陀佛,听经闻法,虽然有快有慢,但是都已经永不退转。
去了极乐世界之后,根据我们的根性不同,逐渐证得各种果位。
开悟之后,离证初果都还很远;我们在极乐世界,证果之后,开悟那简直是小儿科了。
就我们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好比有些幼儿园的个别小朋友,他很聪明,提前就会算小学的乘法了;但是呢,他依然没有拿到小学毕业证。
对于大部分的幼儿园学生,他在幼儿园的时候不会算小学的乘法,但是他老老实实的学习,顺利的上了小学,然后上中学,上大学,最后获得了博士学位。这个时候,会小学乘法,还值得他期盼吗?
7
其人虽彻悟禅宗,明心见性。而见思烦恼,不易断除。直须历缘煅炼,令其净尽无余,则分段生死,方可出离。一毫未断者,姑勿论。即断至一毫未能净尽,六道轮回依旧难逃。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尚未归家,即便命终。
有人虽然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但是呢开悟距离证初果,那还早得很啦。
见思二惑,这是很难断除的,你开悟之后,还需要锻炼,把这些烦恼断尽,才允许你放个短假而已。你如果还有一毫见思惑没有断掉,你都还要继续轮回呢。更何况有些人一毫见思惑都没断。
就好比禅宗二祖慧可,达摩祖师点化他之后,就开悟了,但是呢,证果就还早得很。
后来他把衣钵传给三祖僧璨之后,就去邺都历缘锻炼去了。
锻炼了34年,最后应该是证果了。
所以禅宗里面说悟后起修,你开悟了,明心见性,还远未了脱生死,只是修行的开始,能不能了脱生死,要看你修的怎么样了。你能断三结,才能证初果,这个才勉强算是了脱生死,但是还要七次往返人间修行。
现在大彻大悟已经很难了,印光大师告诉我们,即便你大彻大悟之后,也没什么了不起,也还很惨,生死未卜。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印光大师解释为即便是大彻大悟的人,如果你不修净土法门,因为你没有证果,所以还需要轮回,那么你在中阴身的时候,十有八九就被耽搁了。
大彻大悟的人,没有证果的话,都要继续轮回。
罗汉有住胎之昏,菩萨有隔阴之迷。这些开悟的人,还是凡夫,再次投胎,也是基本忘光了。
8
有谓无禅无净,即埋头造业,不修善法者,大错大错。
夫法门无量,唯禅与净,最为当机。
其人既未彻悟,又不求生。悠悠泛泛,修余法门。既不能定慧均等,断惑证真。又无从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以毕生修持功德,感来生人天福报。
有人说无禅无净土,就是指埋头干坏事的人,这个说法是大错特错的啦。
法门无量,但是受众最广的就是禅和净。
这个人如果没有彻悟,也没有求生极乐,只是泛泛悠悠的修其他的法门。既不能凭借自力证果,也不能凭借佛力带业往生,那么这个人凭借这辈子的修持功德,会招感来世的人天福报。
现生既无正智,来生即随福转,耽着五欲,广造恶业。既造恶业,难逃恶报。一气不来,即堕地狱。以洞然之铁床铜柱,久经长劫,寝卧抱持,以偿彼贪声色,杀生命等,种种恶业。
这个人这辈子没有正知正见,那么来世就会贪着五欲,广造恶业,福报越大,恶业也相应更大。
下辈子死后,就会去地狱受罚了。
昔人谓修行之人,若无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诸善,名为第三世怨者,此之谓也。盖以今生修行,来生享福,倚福作恶,即获堕落。乐暂得于来生,苦永贻于长劫。
古人说你这辈子修行,如果没有正信,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是泛泛修行其他善法,那么就叫做第三世怨,就是这个道理啊。
因为你这辈子修行,没有证果,又没有往生极乐,
那么来世就会享福,很容易就会倚仗这个福报作恶,
然后第三世就堕落到地狱里头去了。
乐就乐一世而已,苦却要苦若干大劫。
真是不划算,我们不要去干这个傻事。
永明四料简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原文出自:印光大师文钞-净土决疑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