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弟子一定要持戒吗?

(2014-06-20 09:00:00)
标签:

佛学

菩萨

八关斋戒

大悲咒

五戒

分类: 07严持戒律

      对于其他五种波罗蜜,傅大士也都分别做了解释,我们逐个来看看。

持戒波罗蜜:

 尸罗得清净  无量劫来因

 妄想如怨贼  贪爱若参辰

 在欲而无欲  居尘不染尘

 权于离垢地  当证法王身

尸罗就是持戒的意思,音译过来的。

持戒就会让大家逐渐清静,你不持戒,就会无量劫中受因果报应,

我们看待妄想应当象怨贼一样,严防死守,对待这个贪、爱,应当看淡,不著于心,跟我们无缘。就好像这个参星和辰星一样,互不见面。

我们虽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尘世间,却要象莲华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我们持戒清净,现在虽然还在离垢地这个层次,但是如果我们坚持下去,一定会成佛的。

菩萨的意思是很微妙的,末学这里只是非常肤浅的说说而已,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跟布施一样,有人把布施当作是学佛修行的全部,所以呢,不容易理解什么叫不住相布施。

这个持戒呢,有人也喜欢把持戒作为学佛修行的全部,然后用是否持戒来衡量其他人的修行是不是如法。

关于持戒的道理我们说了很多次了,今天再说一遍,希望大家能有所帮助。

佛经鼓励大家持戒,摄心为戒,由戒生定,因定生慧,持戒是很重要的波罗蜜,所以大家看到别人持戒,不妨随喜赞叹。

劝人向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对于不同层次的修行者,持戒有不同的要求,应当循序渐进,善加引导。

例如对于在家人初学者,你告诉他五戒很好,

如果五戒做不到,那就能持八关斋戒也很好,

如果每个月6天八关斋戒做不到,也不要紧,能做一次也很好,

如果五戒能做了,可以逐步学习十善业,

如果十善业做得不错了,可以逐步学习菩萨戒。

戒是戒自己的,不要戒别人。只管自己是否持戒,千万不要管别人是否持戒。

有些人自己持戒,然后就喜欢到处批评别人,说居然不持戒,学什么佛哟。

这个就麻烦了。这个大约可以叫自赞毁他了。

我们应当善于教育,选择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语言、用合适的方式去引导别人。重要的是有个好的引导结果,而不是只顾炫耀自己的持戒功德。

有人说,这么说来我们不能批评别人啦,那祖师大德怎么还会当头棒喝呢?

祖师当头棒喝是祖师的事情,问题是你是祖师吗?

如果你不是祖师,为什么一定要东施效颦呢?

我们不妨学习祖师的内涵,而不是表象。

什么内涵呢?

自度度人

观机逗教

有人说,这个内涵比较难学啊。既然这样,有个容易学的,我们不妨学习:

菩萨四摄:布施、爱语、同事、利行。

特别是这个爱语,我们跟别人交流的时候,尽量选择平和可亲的语气跟对方交流,这样效果会比较好。

有人说,我有时心情比较差,怎么办呢?

很简单,那就多念佛号少说话呗,等心情舒坦了,再跟别人说话。

有人说,那有些情况比较复杂啊,比如群内2000人,有人捣乱,我制止他,语气不太好,结果大家争执起来了,这个怎么办呢?

因为人多,所以呢,维护道场清静光靠几个管理员是远远不够的,希望每个精进群的师兄,都能发心维护道场,让更多人逐渐走上如法修行之路。

如果我们有200个师兄都能起到管理员的作用,那就简单了,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呢就不必制止对方了,留给心情好的师兄去劝导,效果可能更好呢。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在普度群内为大家服务,也是练忍辱修功德的好机会哦,一般人我们不告诉他。

昨天讲到了持戒,大家可能还记得傅大士的这一句: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

我们在家修行的时候,不妨用这个标准来逐渐要求自己。

持戒的功德又比布施要大得多了,如果你能持五戒,你比别人捐一千亿美金的功德还要大呢。

有人听了之后说,那好啊,我不布施了,我只持戒。而且看到别人布施,我也去讽刺一下对方:你持戒了没有啊?没有持戒啊,你布施功德还不如我持戒大呢。

这个心态要不得。

我们讲功德大小,只是一个方便说法。并不是要你去跟别人比较。

菩萨呢,对于大大小小的功德,都不嫌弃的。为什么呢?因为在菩萨眼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各种功德不去分别的。

当年佛祖还为比丘穿针呢,别人说佛祖怎么连这么小的功德都不放过呢?佛祖说,我就是这样把大大小小的功德累积起来最终才成佛的呢。

关于持戒,我们就先说这么多。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